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绿叶银丝织锦绣——四川贫困乡镇马家坝乡的小康之路
 

绿叶银丝织锦绣——四川贫困乡镇马家坝乡的小康之路

来源:四川日报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9-20   |  阅读次数:353次

时下的四川广元市朝天区马家坝乡到处生机盎然,绿意浓浓,桑田成片,蚕棚林立,随处可见妇女在桑园采摘桑叶,男人在家里忙着盖新房,他们的脸上时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前几天夏茧刚卖,我家4张夏茧卖到3960元,今年的养蚕收入肯定有1万多元……”9月16日,谈及栽桑养蚕,正在桑园里忙碌的蚕农王应全高兴地说。

因势利导 壮大产业

“现在我家的主业变成养蚕了,农活都变成副业了。”在枫香村村民严明举的家里,他和妻子正忙着给蚕喂食。蚕具里,蚕儿吞噬着桑叶。“现在玉米还没到收获时节,手里的农活稍松了些,我们在家里喂养些蚕,还可以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马家坝乡是该区偏远乡镇之一,全乡1036户绝大部分农户居住在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半山腰,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主导产业不凸显,群众增收困难。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如何实现成为历届领导班子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该乡因地制宜、不等不靠谋发展,将地理劣势变成发展优势,立足群众传统栽桑养蚕的技术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把蚕桑业摆上了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该乡按照“整村推进、无地不栽桑”的发展思路,抓好产业规划,确定了“下四村”(五七、枫香、得胜、永红)以蚕桑为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桑—经”(桑+蔬菜)、“桑—粮”(桑+矮粮食作物)等发展模式,利用山坡地、田边地角栽桑养蚕,不断增加蚕桑栽植面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定单农业形式,承诺蚕茧最低保护价,为农户吃上“定心丸”;不断加大蚕桑产业扶持的力度,对养蚕大户提供适当补助和鼓励,每亩补优质肥50斤,每张蚕种补优质肥50斤,连片10亩以上大户每亩每年补现金100元;整合退耕还林、荒草地开发等项目资金,实行集中经营和分散经营有机结合,实施土地流转面积300亩发展蚕桑产业等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养蚕积极性,使该乡蚕桑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乡桑树拥有量达580万株,人平现有桑1300株,培育养蚕大户276户,年养蚕1480张,产茧57590公斤,实现蚕茧收入190余万元。

政策驱动 规模经营

“养蚕比种包谷划算多啦,这活路有法整!”得胜村村民侯正洪算了一笔账:每亩桑园可产蚕茧90公斤左右,按照现在32元/公斤的收购价格计算,一亩桑园每年可获得2000元的纯收入。

今年3月,该区打响了“转马文”百里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战役,该乡位于长廊的关键节点上。该乡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培育蚕桑特色产业上做大文章,改变传统零星分散的发展模式,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五七、枫香两村作为“转马文”新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共改建标准化蚕房175间3400平方米,新修蚕房130间2600平方米,打造100亩以上标准桑园示范点2个,完成成品桑栽植0.8万株,开发立体桑园400亩,两村蚕桑面积达1200余亩,占全乡蚕桑面积的三分之一,蚕桑基地建设已具规模。同时,还与蚕桑重点村制定了管桑、护桑的村规民约,加强桑树管护,使蚕桑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蚕农增收 旧貌新颜

五七村是原来全乡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230户795人,土地瘠薄,农作物产量低,大多数农户长年累月靠耕种薄边瘦地度日,未栽桑养蚕前,全村有一半农户住着土胚房。在近两年政府的扶持和带动下,该村群众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目前,该村现有桑树110万株,年养蚕430张,发展养蚕户160余户,年养蚕过万元的有13户,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全村已有90%户农户建成水泥钢筋楼房,95%户已建有沼气池,70%户农家买了摩托车,家家购置了彩色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大宗电器,安装了自来水,村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光秃秃的荒山变得枝叶茂密郁郁葱葱,20多年不见的猴群,竟也常出现在山头嬉闹了。

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收入的提高,该乡群众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吃穿早已不成问题的前提下,改善居住环境便成为当务之急,富裕起来的村民更希望有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于是,近两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全乡大力实施沼气池、道路硬化、人饮工程、场镇扩容等一系列与村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村建设项目,广大村民也都十分乐意参与其中,主动自筹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当中,大家誓要把村容村貌改善工程进行到底。目前全乡80%的农户用上了清净、卫生的沼气,村组公路硬化达50%以上,旱山村组人畜饮水得到有效解决,场镇扩容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打开通向全面小康的大门。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