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宜州:安马乡创新垃圾处理促蚕农增收
 

广西宜州:安马乡创新垃圾处理促蚕农增收

来源:河池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9-13   |  阅读次数:920次

近日,笔者看到宜州市安马乡木寨村中寨屯垃圾焚烧炉旁多了一个沼气池和一间垃圾处理房。

  “这就是‘炉—池—房’,即一个焚烧炉、一个沼气池、一个垃圾分类房的农村垃圾处理流程。”乡政府干部兰秀玉说。继“12345”等清洁措施推出后,日前,安马乡再出新招,研究建成“炉—池—房”垃圾处理模式,将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和无害化处理。

   据了解,“炉—池—房”垃圾处理方法是:保洁员在垃圾分类处理房进行分拣,可燃垃圾丢进焚烧炉;果皮、蔬菜、病死蚕等丢进沼气池发酵,沼气接入焚烧炉用于焚烧垃圾,沼气肥供农户使用。

   为引导群众将垃圾分类,该乡在全乡7179个农户家贴上垃圾分类图,发放垃圾分类资料,每户配发2个垃圾桶,引导群众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再由保洁员收集、分类。实施“炉—池—房”垃圾处理模式,一改病死蚕乱堆乱放导致污染导致蚕病发生影响蚕农收入的现象。

   蚕学出身的安马乡党委书记覃家旺仔细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病蚕死蚕,一亩桑园一年能多产鲜茧10公斤左右,按全乡桑园面积1.42万亩,蚕茧价格40元/公斤计算,全乡一年可增收56.8万元,全乡总人口25590人,每人每年增收221元。清洁乡村也能让老百姓尝到养蚕成功率提高的甜头。”该乡群众反映,下半年第一批蚕生病率同比降低了25%。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