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西县鑫晟茧丝绸有限公司蚕茧收购部,我们见到正在出售蚕茧的韦晓兰。她说:“我种桑25亩,目前已出售鲜茧4批,收入6.3万元,今年还可养4批,收入有望突破12万元……”“韦姐养的鲜茧个大丝长,质量好,价格高。”工作人员随口说道。
靖西是我市四个桑蚕生产重点县之一。近年来 ,该县将桑蚕产业列为农业富民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培育桑蚕产业,促进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桑蚕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今年扩种桑园面积5286亩,加上老桑园面积1.8万亩,桑园总面积达2.32万亩。上半年,已养蚕9批共7842张,上市鲜茧25万公斤,产值达1000多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0.0%、80.6%和112.7%。预计全年养蚕量达1.3万张以上,鲜茧产量达52万公斤以上。
推行桑蚕标准化生产。该县成功引进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进驻,解决没有企业收购鲜茧的窘境。提高蚕茧的收购能力,解除蚕农后顾之忧,增强养蚕信心,促进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扶持和引导北面石山区巩固发展桑园面积,提高桑蚕生产效益。公司一期投资建设24组缫丝生产线,年耗鲜茧1080万斤,形成年产白厂丝600吨、蚕丝被10万床的生产能力;二期投资建设100台自动剑杆织布机,全自动电脑彩色喷印生产线一条,形成年产白绸300万米,彩绸200万米的生产能力。
广泛宣传家喻户晓。去年以来,该县除了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屯宣传动员外,还请安德镇安德街南天文化艺术团、三合村“泥腿子文化艺术团”深入北部10个有种桑养蚕任务的乡镇开展“发展桑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文化下乡巡回宣传演出10余场,把发展桑蚕产业的市场前景和各项优惠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推动桑蚕产业恢复发展。
狠抓示范样板建设。努力抓好示范样板建设,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桑蚕生产,初步建成南坡布龙、浓关和安德马翁、新甲庞凌、龙临布汉、吞盘四定、武平足周、渠洋复旦等8个示范基地共2050亩,以及南坡乡古闷屯、凌英屯、浓关屯和安德镇马翁屯等4个种桑养蚕专业屯,以示范带动群众发展标准化、产业化桑蚕产业,以专业化提高养蚕质量和效益。
加强对桑农指导培训。该县统一聘请15名经验丰富的种桑养蚕能手担任乡镇桑蚕生产技术指导员,形成县桑蚕生产技术指导员包乡镇、乡镇技术员包村街的工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加大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今年上半年,共开展桑蚕技术培训11期,培训人数达852人次。同时组织乡镇干部、技术员及养蚕大户等到自治区蚕业总站培训学习,消除农户在桑蚕生产中的认识误区与技术盲点。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和老蚕农的作用,分期分批组织新种桑养蚕户到农民技术员或养蚕技术过硬的老蚕农家跟班学习300人次。实现养蚕一户、成功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通过传帮带,南坡乡底定村小蚕共育户共育能力逐步发展壮大,用2个月时间从每批10张发展到单批育小蚕100张;果仙小蚕共育户6月底开始为农户育第一批小蚕。全县新建小蚕共育室5家,全县共育能力达90%,有效保证小蚕质量,大大提高养蚕成功率。
“上半年,全县养蚕户户均收入1.02万元,其中收入超2万元51户,超3万元32户;收入超30万元的自然屯有南坡乡老桑村凌英屯、底定村古闷屯,安德镇三灵村马翁屯。南坡乡汤峒村潘承威上半年售茧收入6.44万元;安德镇三合街老蚕农黄纪益养蚕单张产量最高达110斤,实现单张蚕茧产值超2500元……”该县农业局副局长、桑蚕办主任王彩芳如数家珍,满怀信心地说:“随着宣传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已有吞盘乡四定村大屯和弄门屯群众报名计划今年11月份种桑树400多亩,禄峒乡、南坡乡的群众也纷纷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