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四川宜宾高县蕉村镇龙潭蚕技站正式开秤收购蚕茧,排着长队售茧的蚕农把一筐筐“白银”变成了“真金”。
高县蕉村镇龙潭蚕技站蚕茧收购现场
“今年春蚕我家喂了三张纸的蚕种,一共卖了5000多元,每公斤蚕茧均价在42元,政府还要给予每公斤2元的补助,照此行情,我家今年喂蚕子的收入在2万元多一点。”该镇联合村点灯包组村民钟祖银高兴地向笔者介绍他家的蚕桑致富经。
联合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陈贵权告诉笔者,钟祖银在联合村还算不上养蚕大户,真正的大户一年养蚕收入能达5万多元,许多人因为养蚕修起了小洋楼。蚕桑产业已实实在在成为了联合村的支柱产业。
在该镇龙潭蚕技站笔者得知,高县为了鼓励蚕农发展蚕桑产业,提高单产和蚕茧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包括对新建蚕房、新栽植桑树发展桑园、小蚕共育、方格簇正茧实行补贴,实行订单收购,还将每公斤蚕茧收购均价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了2元。政府也积极加强政策、技术宣传指导和生产收购秩序维护,保证了蚕农的合法权益,有效调动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使蚕桑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去年我只喂了1张小纸的蚕种,连夏蚕都没有喂,今年行情好了,镇上干部和蚕技站的技术服务很好,我准备四季都要喂,大概卖2万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万元收入。”一个正在龙潭蚕技站数售茧款的蚕农对笔者说,话语间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