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蚕茧“俏”蚕农笑 广西贵港港南蚕农走上致富道路
 

蚕茧“俏”蚕农笑 广西贵港港南蚕农走上致富道路

来源:贵港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5-31   |  阅读次数:662次


5月16日上午,广西贵港港南区八塘镇苏岗村大村屯3队的吴序寿家出售第二批蚕茧,卖茧收入4000多元。这次,由于蚕茧价格每公斤达39元,比上批每公斤上涨了3元,他家的第二批蚕茧比第一批销售收入多1000元,夫妇俩人心里像开了花似的。


吴序寿两个儿子都到广东打工了,夫妇俩人在家种小量的田,大部分的田地都用来种桑养蚕。据他介绍,苏岗村的村民种桑养蚕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家家户户养蚕。今年,吴序寿家一批养小蚕3万条,一般20到25天可以摘茧出售。一年可以养10批,扣除成本,每批蚕茧纯收入有3000到4000元,一年下来,养蚕收入也有三、四万元,收益可观。

记者在苏岗村随意走访了几户人家,只见家家户户红砖楼房里都睡着白花花的蚕宝宝。村民们介绍,苏岗村养蚕最多的是吴建弟家,一次养蚕6万条,他家用两层的楼房来养蚕。到蚕吃大叶时,需要请3至4名工人来帮忙摘桑叶,全家养蚕一年收入十多万元。苏岗村妇女主任高桂娟是个养蚕高手,她自己在家种3亩桑田,一批就养2万条小蚕。今年第一批收茧136斤;第二批收茧143斤。据她介绍,她养蚕最高一次一批收茧180斤/张。“这几年,蚕茧价格年年涨,村民们养蚕的积极性很高,哪家收茧多,村民们就到他家取经,互相提高养蚕的质量。”高桂娟说,苏岗村人养了几十年的蚕,村民们不断汲取养蚕经验,学习新的养蚕新技术,提高蚕茧养殖质量。上级农技部门也经常来到村里指导蚕农,免费送来方格簇给蚕农养殖,使大家养出了白花花的蚕茧,在养蚕中得到了快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