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春蚕正值二眠期,离收购蚕茧还有一个月时间,现在蚕农们都在精心养蚕。”梁平县太平蚕茧站站长刘志平对笔者说,之所以许多农民选择栽桑养蚕这条路子,主要是这个项目“短平快”而受到青睐。
刘志平说,养蚕最长是春蚕,要喂养40多天时间才见效益,其他5批要都比春季蚕用时短。从4月到9月,五个月时间就走完6次“轮回”,实现6次效益积累。短快特性就体现了出来。说它平,主要是指养蚕投资不大,风险不大,如果建室外大棚,建一个一次养蚕一张的砖混大棚,也只要1600元,除去公司补偿的1200元大棚建设资金(往年政策),实际每张蚕大棚投入才四五百元钱。只要严格消毒,不出现僵病、脓病,养蚕的效益就不会受到影响。
据了解,从民工潮以来,尽管青壮年劳力“追风”沿海等大城市,可留守在家的许多老人、妇女十分看好这养蚕传统农业,年年坚持不放弃,年年都见可喜的成效。如今,太平蚕茧站所在的太平、群乐、大坪、光华等村,年年养蚕都超过了600张。一般单产在65公斤至75公斤之间。大坪村养蚕重点户向永才最高单产75公斤,群乐村养蚕重点户董延国最高单产达80公斤。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