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春蚕时节话蚕桑---访浙江省农业厅蚕桑首席专家吴海平
 

春蚕时节话蚕桑---访浙江省农业厅蚕桑首席专家吴海平

来源:农村信息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4-12   |  阅读次数:251次


      再过十多天,我省的春蚕生产将陆续开始。春蚕生产是一年中的大头,蚕农们在忙着培育桑园、购置蚕具蚕药,做好养蚕前消毒等准备工作的同时,也掂记着今年的蚕茧行情。为此,记者采访了省农业厅蚕桑首席专家、省农推广中心副主任吴海平研究员。


记者:春蚕生产即将开始,蚕农们都很关心今年春茧的价格走势,不知目前茧丝市场行情如何?

吴海平:影响茧丝市场行情的主要因素是茧丝的供求关系。大家知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无论是蚕茧还是丝绸,都占国际市场总量的70%以上。目前我国的茧丝绸产品用于出口的比重较大,因此,国际市场供求直接影响茧丝市场行情。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的小幅回升,市场行情一直呈现趋高走势。再加上近年来,我国蚕丝家纺(蚕丝被)内销市场需求逐年趋旺,内销市场消化茧丝量已达到30%左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共同增加了原料茧的消耗,拉高了茧丝价格。去年,我省晚秋茧价格达到2026元/50公斤,同比提高23.9%,个别地方高达2300元/50公斤;今年以来中国茧丝交易市场蚕茧、生丝的期货价格,仍在历史较高的价位。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国各主产区春蚕预计饲养量除广西、云南有所增加外,四川与去年基本持平,浙江、江苏蚕区将有10%左右的减幅。另外,3月中下旬,广西部分蚕区接连遭受冰雹灾害,江苏部分蚕区发生桑芽冻害,这都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春蚕茧的产量,因此,从目前市场趋势和各地生产趋势分析,上半年蚕茧供应将是偏紧的态势,预计今年我省春茧价格会去年高。

记者:作为全国蚕茧的主要产区,我省蚕桑的地位与趋势怎样?今后产业提升的出路在哪里?

吴海平:蚕桑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历来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虽然,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产业竞争的加剧,加上农村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养蚕环境风险加大以及蚕桑比较效益偏低等因素影响,蚕茧总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仍保持了全国第四的地位。据省蚕桑业务部门统计,2012年全省桑园面积96.5万亩,生产蚕茧6万余吨,约占全国的10%,丝绸产品出口创汇约占全国总额的40%,居全国首位。作为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蚕桑,长期以来都是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嘉兴、湖州地区桑园占平原绿化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虽然,由于各种因素,我省蚕桑生产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但从眼下的趋势来看,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位居全国前列。

转型升级是稳定提升我省蚕桑产业的惟一出路,主要途径是加快技术创新与主体培育,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规模化、省力化、产业化、多元化,实现蚕桑产业规模效益与单位效益的双提高。

记者:面对较好的市场行情,蚕农在春蚕生产中应抓住哪些关键措施,达到优质高效,增加收入?

吴海平:实现春蚕优质高效,一是要养足养好春蚕。春蚕桑叶质量好,病虫害少,相对夏秋蚕来说饲养环境优良,因此要抓住当前行情较好的机遇,选择好高产优质品种,养足春蚕。养好春蚕的关键,首先是要养好小蚕,实行小蚕共育,有利发育齐整,增强体质,为取得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抓好消毒防病,防止农药、废气中毒,减少损失,实现无病高产。二是努力提高质量。养蚕的最终目的是多产丝,还要质量好,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是应用良好的蔟具和加强蔟中管理。三是要循环利用资源。蚕桑生产有较高的资源利用价值,但从目前来看,利用率还不够高。建议蚕农开展桑园养鸡、种菜,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利用多余桑叶开发桑叶茶等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我省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效益提高了20%以上;有的地方利用桑园养鸡,亩收入达万元以上。因此,通过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效益还大有可为,是增加蚕桑收入的有效途径。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