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安徽颍上千余亩桑树吐新芽迎接“蚕宝宝”
 

安徽颍上千余亩桑树吐新芽迎接“蚕宝宝”

来源:阜阳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3-29   |  阅读次数:274次

  3月底的安徽阜阳颍上县耿棚镇耿棚村,田地里很少见到绿油油的麦苗,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吐露新芽的矮化密植桑树;村民也没周边村群众闲适,大家都在忙着整理房舍,准备迎接帮他们致富的“蚕宝宝”。

    日前,记者在耿棚村见到养蚕大户赵元庭时,他正在自己承包的60多亩桑树园内忙活。因为每年都要为桑树伐枝,赵元庭地里近十年树龄的桑树仅齐腰高。

    “现在都是矮化密植,一亩地种1000棵左右,春秋两季发的新枝新叶,全部用来喂蚕。”赵元庭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养40多板蚕,每板蚕有2.5万只。目前,小蚕正在安徽京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共育,气温升高,桑叶渐多的时候,养殖户就把蚕虫“接”过来,采桑喂养。个把月后,小蚕就能长到成人的手指那么长,并开始吐丝结茧。待蚕虫将自己包裹严实,就可以取来卖了。

    谈到养蚕的经济效益,赵元庭算了一笔账:桑树苗每株0.15元,三年便进入叶果茂盛期。每亩桑树可喂两板蚕,蚕虫每板40元,每板可产蚕壳80斤,市场收购价每斤24元左右,也就是说,仅春蚕一季,亩均收益至少在3000元以上。再加上一季秋蚕,收入倍增,效益十分可观。

    耿棚村党支部书记卢友田告诉记者,目前,耿棚村栽桑面积达1000多亩,栽桑养蚕的村民近300户。其中,栽桑面积在50亩以上的有十多户,其余均为散户。

    现年46岁的农民卢友敬将家里3亩半地全种了桑树,每年春秋两季,他和爱人都要养五六板蚕。“养蚕是细致活,小蚕期,要将桑叶剁碎了喂它。24天后,白色蚕虫通体发亮,就表明要结茧了。”卢友敬介绍说,那时他们再把网状纸盒方块橱往簸箕里一放,蚕虫自己往方块橱里钻,挂起来,蚕开始吐丝结茧。短短五天时间,就将自己包裹密实了。

    “每年仅养蚕一项就能为我们带来近两万元的纯收入。连续养了这几年,俺两口都快把楼房盖起来了。”卢友敬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耿棚村农民种桑养殖起源于2004年。当年,安徽京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在颍上建蚕茧原材料基地,解决公司原材料不足问题,同时引领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当年,京九丝绸公司就为村民们提供蚕卵和矮化桑苗,并派驻技术员指导村民养蚕。”耿棚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石传宝告诉记者,此外,京九丝绸公司还投资了500多万元在耿棚村村头建起了收烘厂和培训学校,一步步带领农民干了起来。


    为鼓励和扶持农民种桑养蚕,颍上县先后为耿棚村拨付了10万元“一村一品”奖励资金,投资数十万元为桑园打机井,购置小蚕温湿电脑自动控制设备免费发给蚕农,开展养蚕技术阳光培训等,带动更多农户从事养蚕,扩大了养殖规模。

    养蚕这几年,耿棚村群众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空调、冰箱、电脑等各式家电逐渐走进村民家庭,不少人还在阜阳或颍上县城买了房子,村里有私家车20多部。”卢友田介绍说,目前,村里正在规划建设新农村,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支持。大家还期待,在新村建设一座标准大棚,为村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蚕场所,进一步扩大养蚕规模。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