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贵港覃塘区黄练镇科宝合作社以技术创新引领蚕桑业发展
 

广西贵港覃塘区黄练镇科宝合作社以技术创新引领蚕桑业发展

来源:覃塘区委宣传部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3-27   |  阅读次数:762次

当前,正是每年首批春蚕即将上市的时候。近日,笔者来到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科宝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看到一龄蚕室里,火柴头大小的小蚕正在欢快的吃着桑叶,据该镇合作社社长谢寿泳介绍,再过一个星期,这批小蚕就可面市了。为何这里的小蚕出得这么早,这么快抢占市场先机?原来是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在社长谢寿泳、镇农服中心技术员黄伟信等同志的带领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以技术创新引领蚕桑业发展。

     剪桑技术的创新。幼龄蚕尤其是一龄蚕进食的桑叶要非常小,传统做法是人工剪裁,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针对这一特点,黄练镇科宝合作社经过细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用于剪桑的机器,只要把桑叶放到机器里,出来的就是合格的小桑条,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喂食技术的创新。传统的小蚕喂食一天四餐,从天刚蒙蒙亮要一直忙到夜里12点,许多蚕农就是受不了这份苦而退出蚕桑种养的。黄练镇科宝合作社成功研究出一天喂食两餐的技术,劳动量大为降低。同时,还研究出二龄、三龄蚕整张桑叶喂食技术,从而使得喂桑过程大大简化。

      大炉加温技术。借鉴别的地方养鸡、养猪控温经验,黄练镇科宝合作社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出一种切合本地实际、适合蚕室保温的循环加热技术,使得蚕室保持相对恒温,提高成活率。

    专利塑料蚕框。传统的蚕框用木头制作,因为喂食、消毒等过程中接触水份较多,木框容易腐烂,影响小蚕生长。经过创新,黄练镇科宝合作社研发出用塑料做框的技术,并申请了专利,提高了蚕框使用寿命。

    自动消毒技术。传统的蚕框消毒要一张一张进行,不仅麻烦,而且消毒不彻底。科宝合作社投入大量资金,研制出自动消毒技术,并成功进行了设备安装。所有的蚕框可以集中自动消毒,一次性完成。有效避免了幼龄蚕、高龄蚕交叉感染的问题。

    多项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使覃塘区黄练镇的桑蚕农,既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黄练镇科宝合作社仅雇用20人,全年就可产蚕约2万张,这是以前那种传统蚕桑种养法所不可想象的。同时,蚕桑质量也逐步提高,早字当头,抢占了市场先机。随着蚕桑效益逐渐凸显,黄练镇合作社的规模也日渐扩大,蚕桑基地由建立之初不到1000亩,发展到现在全镇将近6000亩,受益群众8000多人,去年年产值达2700万元,蚕桑种养已成为黄练镇的特色支柱农业之一。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