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变废为宝 宁南蚕桑产业华丽转身
 

变废为宝 宁南蚕桑产业华丽转身

来源:四川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2-22   |  阅读次数:250次

凉山州第一、四川省第二条蚕蛹萃取深加工生产线即将量产;桑枝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每年产值可超过10亿元。

    金黄色的干蚕蛹从一端进入,经过系列环节,最后从另一端出来各种粉末和液体。粉末叫蛋白粉,液体叫蛹油,还有一种产品叫ɑ-亚麻酸。2月1日,宁南县绿色有限责任公司副厂长李联武检查车间各生产环节格外仔细,这是量产前的最后一次试产。

    虽然使用的原料都是过去被认为是废弃物的蚕蛹,但这条蚕蛹萃取深加工生产线在宁南县蚕桑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如果公司正常量产,不但能让宁南县所有蚕农增收,而且将带动一大批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上马,以高效为核心的蚕桑综合利用将让宁南县蚕桑产业实现华丽转身。

    一年吃掉2000吨“垃圾”

    凉山是我省蚕茧第一州(市),宁南是凉山蚕茧第一县。目前,宁南县桑园面积达12万亩,去年全县养蚕24万张,产茧22万担,蚕农收入达3.5亿元。“历经40多年的发展,宁南蚕桑产业始终以丝绸生产为主。”宁南县蚕业局副局长徐应品介绍,蚕蛹萃取深加工项目进入才让这一切发生改变。

    去年3月开始试生产的蚕蛹萃取深加工生产线是宁南县绿色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专利技术的高科技项目,得到了省科技厅创新基金支持。这条生产线是凉山州第一、我省第二条同类生产线。

    得到包括四川大学在内多所高校专家技术支持的蚕蛹萃取深加工生产线从2009年开始筹建,到2012年年初基本建成,去年3月试生产。主体工程的设计产能为年处理蚕蛹1万吨,目前量产实际加工能力为年加工干蚕蛹2000吨。“去年宁南县南丝路集团下属的谊兴丝业、亚杰丝业、银鸿丝业每年出厂干蚕蛹1200吨,这条生产线还可以吸纳会东、德昌、普格等地丝绸生产企业的蚕蛹。”徐应品说。“蚕蛹萃取深加工生产线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可以年产蛹油500吨、蛋白粉1000吨、复合氨基酸792吨、ɑ-亚麻酸75吨。”四川大学新星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维江认为,该项目对于宁南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变废为宝等具有标杆意义。“过去丝绸生产企业的蚕蛹很不好处理,相当于垃圾。蚕蛹萃取深加工生产线变废为宝,既可以让丝绸生产企业增加效益,也可回报蚕农。”李联武说,平均每公斤以增加2元产值计算,仅此一项,可增值250万元左右。如果加上蚕蛹萃取深加工项目本身的产值,宁南蚕桑产业增加值应该超过1亿元。
新技术带动产业华丽转身

    蚕桑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很长一段时间,蚕茧产量、蚕茧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近年有萎缩之势:年产茧2万担的主产县由75个减少到23个,产茧量由最高时的280万担减少到140万担。宁南的蚕桑产业虽然较全省略好,但总体情形与全省基本类似。李维江认为:“依靠科技,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加大全产业链开发力度,增加养蚕比较效益,推进蚕桑产业高效化发展势在必行。”

    蚕蛹萃取深加工生产线是宁南蚕桑产业调结构、转方式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带动了一大批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上马,值得一提的是桑枝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

    去年8月10日,宁南县与四川舜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桑枝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即将从技术层面走向生产车间,预计2013年12月建成达产。该项目计划总投资90383万元,用地500亩,年加工桑枝30万吨,生产桑皮纤维开松棉8250吨、糠醛10500吨、纸浆99000吨、沉淀木质素8250吨。

    桑枝综合利用产业化有着诱人的前景。按宁南及周边县年产50万吨桑树估算,桑枝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可产桑皮纤维1.2万多吨、糠醛1.5万吨、纸浆15万吨、木质素1万多吨,每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桑枝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和蚕蛹萃取深加工项目从两头延伸了传统养蚕缫丝产业链,宁南县正采取各种措施让其产生“蝴蝶效应”,打造“西部茧都”已被宁南人响亮提出。徐应品表示,随着一个个以新技术为支撑的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上马,宁南县蚕桑产业实现高效化华丽转身必将给广大蚕农带来更加长远、稳定的回报。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