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广西宜州:转变观念大抓桑蚕产业品牌
 

广西宜州:转变观念大抓桑蚕产业品牌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2-09-24   |  阅读次数:476次

  9月18日,在宜州召开的全国现代蚕业创意创新创造跨越发展现场会上,除了传统的养蚕缫丝,近年来,广西以科技创新、创意和创造为突破口,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蚕用新机具的研究,积极推行组织化经营模式,在产前售后方面做功夫,努力树立起自己的桑蚕品牌,有效推动了广西蚕业省力化、多元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

    一是开发新桑业。利用桑叶开发出桑叶茶、桑叶粉、桑叶食品,利用桑果开发出桑果汁、桑果酒、桑果醋,利用桑枝造纸、造板材及造粒开发生物质能源,桑枝食用菌生产成效显著,去年,广西桑枝栽培食用菌8000多万棒,产鲜菇4万多吨,产值超过3亿元,为全国之最。同时积极推进石漠化防护生态桑林建设,探索以桑叶作为饲料养牛、羊、兔等草食动物的新模式。

    二是开发新蚕业。研制开发出蚕蛹食品、蚕蛹虫草系列产品、蚕蛾酒、雄露醇,利用蚕沙制造生物化肥、提取叶绿素、铜钠盐、开发蚕沙枕等;三是开发丝绸业。改进缫丝工艺,生丝质量大提升,成功织造出丝绸面料,联合开发出天然彩色服装,打造出了思福祥、尚尚蚕、鑫源、桂华等丝绸服装品牌,开发出了银后、刘三姐、八桂蚕坊、南方丝巢等蚕丝被品牌。

    同时,积极推行“龙头加工企业+蚕农合作组织+种桑养蚕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培植蚕业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施行订单蚕业,实行养蚕品种、批次、共育、标准、防控、售茧的“六统一”。充分发挥和调动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订单蚕业”、“二次分配”等机制。通过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推动了种桑养蚕由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保障了种桑养蚕到茧丝绸加工各环节效益的最大化。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