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中国丝绸又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广西发展桑蚕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桑蚕业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登上全国榜首,2010年广西桑蚕丝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11年,广西桑园面积251.51万亩,蚕茧产量29.63万吨,蚕农售茧收入103亿元;桑蚕丝产量1.76万吨,丝织品产量549万米,蚕丝被产量40万床;实现丝绸工业总产值97.18亿元,超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4家。今年1—7月实现桑蚕丝产量1.39万吨,丝织品产量574万米,蚕丝被产量85万床。
目前,广西拥有鲜茧收烘企业(茧站)843个,丝绸企业88家,其中缫丝企业80家,织绸企业8家;自动缫丝机规模29.5万绪,丝织机600多台。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促进了“东丝西移”,“东绸西移”也将加快推进。茧丝绸业在广西成为优势突出、带动辐射面广、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较大的新兴农工贸产业。不少企业已逐步向蚕丝被、捻线、绢纺、织绸、家纺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拓展,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
广西桑蚕龙头企业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关注贫困山区的发展。在现场,数家参展企业纷纷慷慨解囊,为广西西林县的贫困山村捐款26万元,帮助当地发展生产,改善村屯交通条件,开展各种培训等。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