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讲科学因地制宜 生态互动演绎绿色经济效益
 

讲科学因地制宜 生态互动演绎绿色经济效益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2-09-03   |  阅读次数:528次

 蜀地农村,栽桑养蚕历史久远也随处可见。但在丹棱特殊的土壤环境下,却种出了另外一番天地。

据了解,丹棱是一个以紫色土、黄壤为主的传统农业县,如何合理利用土壤又改善土质,怎样选择林下田间栽与种结构?

丹棱县安溪河流域即总岗山南麓的农人走出了一条“讲科学因地制宜,生态互动演绎绿色经济效益”的新路子,他们充分利用地力,提高高海拔靠天田地、坡度较大坡地以及深林边缘的林地等土地的利用价值,很有看点。

因地制宜 天然土壌决定传统种植

丹棱县农业局蚕桑站站长、农艺师邱军告诉记者,丹棱丘区土壤普遍具有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可耕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但也要区别对待,丹棱县安溪河流域即总岗山南麓(包括张场镇、双桥镇、仁美镇等)的土质就属于紫色大土,如果栽植脐橙或其它丹棱特色水果,则会出现缺铁黄化现象,而栽植桑树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反而桑树生长快,鲜叶质量好。所以,要因地制宜,既利用了土壤特点,又通过林下间种蔬菜,循环改善了土质。

据了解,桑蚕作为四川传统优势农业,丹棱县后发而上,近几年每年发种在3.2万张,全县蚕农有8000人左右,养蚕发种量、产茧量、产值均居眉山市首位。而且蚕茧是仅有的、很少的几个可以征税的农产品,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还可以增加国家税收。并且桑蚕茧丝绸的产业链较长,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途径。

绿色环保 桑蚕全身都是增收的宝

邱军认为,养蚕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较少,二氧化碳、硫化物、氟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较少,对环境影响较小。

栽桑养蚕产生的废弃物少,如桑枝可以用来生产食用菌。桑皮、桑根可以入中药。桑椹可以鲜食、泡酒。桑叶除了可以养蚕,还可以做菜,铷炒桑尖、烫火锅,用桑叶榨汁做豆花等,所以桑树全身都是宝,都可以加以充分的利用;养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蚕沙,而蚕沙通过加工可以做成蚕沙枕。另外蚕沙通过高温发酵可作肥料。只要把这些好好的利用起来,农民的收入将大幅度提高。

科学间作 改善土质又能增加收益

邱军自豪地说:“桑园间作蔬菜在冬季进行,从9月上旬育苗到次年2月收获后结束。以头年养蚕后的蚕沙作为种植蔬菜的肥料,生产的是有机蔬菜,多余的菜叶丢在地里自然肥地,可进一步改良土壤,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蔬菜耕种过程中疏松了土壤,起到了中耕的作用,有利于桑树的生长。桑树是高杆、深根作物,蔬菜是矮秆、浅根作物,高矮搭配既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又有利于肥料的充分吸收,减轻肥料流失对土壤、水源的污染。用科学间作既改善土质也增加收益,而尝到甜头的农民,又会更尊重科学。如此循环,地好土好收成好,何乐不为!”

生态互动 全新演绎绿色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2008年以来,眉山市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泡菜产业,全市拥有泡菜加工龙头企业60多家,今年上半年泡菜加工达68.4万吨,泡菜加工产值47.4万元,预计全年加工量达120万吨、销售收入达80亿元。眉山泡菜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泡菜企业对泡菜原料需求大增,丹棱县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引导和发动蚕桑合作社、蚕农,在桑园的秋冬季节,间作蔬菜,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悉,规划到2013年全县桑园间作蔬菜面积将达8000亩。

桑园间作的蔬菜,由于桑园用药、施肥都要求较短的安全期,且严格要求较低的农药残留,特别是所生产的榨菜安全、无公害、绿色、环保,很受泡菜企业的青睐。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