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上林县农村党建“一建双促”引领桑蚕产业发展
 

广西上林县农村党建“一建双促”引领桑蚕产业发展

来源:南宁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2-06-21   |  阅读次数:521次

近年来,广西南宁上林县坚持党建引领生态扶贫发展,把农村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党员带领群众转变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推行“党员+基地+农户”等模式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到产业发展中,与产业发展相融互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以“一建双促”实现了农村党建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双赢”。

    小蚕共育合作社:让贫困村脱贫致富

    在西燕镇覃爱菊的小蚕供应基地房间里,1000多个蚕框整齐有序,几名工人正忙着给睡在框里的蚕宝宝喂桑叶,工人们娴熟的把已经用机器切好的新鲜桑叶均匀的撒在一个个蚕框里,然后再小心的放回原处,整个房间一片繁忙。“这是一龄蚕,那是二龄蚕,那边是三龄蚕。”覃爱菊指着一筐筐的蚕宝宝如数家珍的告诉记者。

    房间里工人们忙不停,而房门口也同样非常热闹。原来,今天正好有一批蚕宝宝可以出售,周边的蚕农掐准时间早早就来排着队领蚕宝宝了。“今天领了一万只,家里还有一万只,因为家里只有两个人,所以没养太多”正在把一筐蚕宝宝绑上摩托车后架的西燕镇覃浪村一韦姓村民告诉记者,蚕农隔10天就来领一次小蚕,拿回去的小蚕养够二十天就可以卖了,一批可以赚2千元左右,一年可以养12批。“这还多亏小蚕供应基地,为我们减少了养殖风险。”韦先生满脸笑容地说。

    上林县地处大石山区,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近年来,作为山区群众发展经济的一项“短、平、快”项目,制约桑蚕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越来越明显,规模不够大、良种推广慢、产业不够强、产销未结合等劣势,让桑蚕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的速度都慢了下来,这一现象深深地触动了西燕镇云桃村村干、优秀党员覃爱菊。于是,她迈出了探索种桑养蚕业的第一步,在自家的3亩责任田种上了桑树,还买来有关书籍钻研学习,向技术人员请教。同时覃爱菊意识到光种好桑树,没有养蚕技术是不行的。经过近一年的摸索,覃爱菊渐渐地掌握了养蚕的技术,也摸索出了一套养蚕的好办法。在覃爱菊的影响下,全村掀起运用科学技术种桑养蚕的热潮。

    可是覃爱菊又发现,当地种桑养蚕的人逐年增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蚕种的选择及育小蚕时容易染病。颇具发展眼光和经济头脑的覃爱菊大胆提出以党员为核心,以群众为主体,以桑蚕产业化为目的,成立小蚕共育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农户”的构想。覃爱菊的想法得到了所在党支部的赞同,并为覃爱菊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后盾,在资金的引进、技术及政策保障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让覃爱菊和其他党员干事创业的决心更足。“ 幼蚕在养至三龄前最易感染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死蚕现象。建立标准化小蚕共育示范站,直接将养好的三龄蚕出售给蚕农,可以降低农民养蚕风险。”说起当初的决定,覃爱菊仍旧肯定的说。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覃爱菊利用自学的有关知识,通过加强环境消毒和规范化管理,引进桑蚕新优品种,小蚕存活率、产茧量提高20%,成立小蚕共育养殖基地后首批购进8p万蚕苗供不应求,村里村外也都知道了覃爱菊共育小蚕的事。并且,为了解决农民因资金困难而没钱购买蚕种的困惑,覃爱菊育出来的蚕苗,70%是先赊给蚕农拿回家养殖,等蚕农卖了蚕丝再还钱给她。“她育的蚕苗好,还免费为蚕农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附近的村民都来这里订购小蚕。”韦先生说。据悉,基地成立以来,共培训蚕农700多人次,带动附近上千农民种桑养蚕。

    此外,覃爱菊于2010年成立的农民养蚕专业合作社,还吸引了该县15家农户加入。“这些基地都是统一技术,统一价格,统一管理,互通有无,通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了桑蚕业的健康发展。”覃爱菊说。

    目前,经过2年多的积累,覃爱菊的立体养殖已初具规模。她的小蚕共育养殖基地现在有高产示范桑园150亩,标准化育种室6个300平方米,辐射覃浪、云灵、大龙洞、塘昶、北林等周边五个村屯,每年可为农户提供8千多万张小蚕。同时,作为上林县党员创业先锋示范点,通过组织各村群众代表和村干参观学习,现场说教,小蚕共育技术已经快速辐射到全县各乡镇。 

 桑枝栽培食用菌: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驱车经过一段有些曲折的乡间小路,我们来到坐落在大明山脚下的上林县西燕镇江卢村桑杆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基地门口,“西燕镇农村党员致富示范基地”和“上林县党员创业先锋示范点”两块牌子格外醒目。“这里面上演着“变废为宝,桑枝变蘑菇”的魔术表演。通过这个方法,村级党组织带动蚕农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有同行者神秘的说。

    走进基地内,我们看到堆放在地上已经切好片的桑枝杆,以及大棚内放满架子的菌筒。“从桑园收回来的桑枝杆经过切片、粉碎制成桑杆粉,随后再制成培养基物料。通过技术人员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并把已接种好的桑杆食用菌菌筒放置在适合的环境中培养菌丝,最后就可以出菇了。”江卢村妇女主任、党员致富带头人、基地负责人韦翠兰专业的向记者介绍说。她表示,桑枝杆作为中药材的原料,无毒副作用,加之在桑树的种植生长过程中基本上未使用农药,农残少。此外,桑杆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素,是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优质原料。

    据了解,上林县是广西十大桑蚕基地县之一,现有桑园面积12万亩,每年冬夏两季砍伐的桑枝达15万吨,大量桑枝被焚烧掉,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2009年,上林县被列为南宁市建设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示范区之一,如何把桑枝转变为宝,延长茧丝绸产业链,走一条生态、环保、脱贫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拷问着上林人,韦翠兰以一个党员强大的责任感敏锐抓住了这个机会,潜心于桑枝栽培食用菌种植,通过发展桑枝栽培食用菌种植项目,变废为宝,推动了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

    2009年12月,在韦翠兰的组织下成立了江卢村食用菌合作社,并首先把支部党员纳为合作社成员,把党旗插在农业产业链上。2010年12月合作社又成立了上林县明山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南宁首家有机食用菌生产企业。该公司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党员以点带面带动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一开始,村民也对这样的“合作”不太相信,于是就先让农户在公司工作,在工作中农户亲眼看到了‘有利可图’,便一个个开始加入进来。”韦翠兰坦言。据介绍,该公司实行产、工、销一体化商业运作,做到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产品由公司全部回收、加工、销售,保障了农户的利益。“我们把培植好的菌棒卖给农户,农户种植好后可以把摘下的食用菌以市场价卖给公司,然后再由公司统一加工、销售。”

    该公司总经理覃周强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就食用菌种植而言,每年利用秋冬季节可以培育2批食用菌,按照鲜香菇市价每公斤4元计算,每亩桑园可增收三千至四千元。然而,通过这条循环经济链,桑农可以得到四笔收入,除了卖桑叶杆和食用菌,以及来公司上班的酬劳,还可以将菌渣卖给公司。“公司会回收菌渣制作有机肥,用于茶园的种植。”据悉,目前该基地已带动100多家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还有数十家农户也在计划加入。“因为这份工作不需要技术和劳力,只要家里有地方就可以了。”覃周强告诉记者,即使平时农活很忙,家里有老人的话帮忙浇浇水就行了。“在这工作的员工都会拿菌棒回去做。”

    包装间、化验室、储存室……覃周强指着正在扩建中的新车间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厂房和增加设备,公司计划总投资5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利润400万元以上,安排就业200多人。力争用3—5年时间把桑枝栽培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加快群众致富的步伐。

    围绕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优势支柱产业

    今年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上林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上林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农民群众增收为中心,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业,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各级党组织围绕产业发展,全力为茧丝绸企业服务,把茧丝绸产业做强做大。并通过在非公企业里建立党组织促进企业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上林县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茧丝绸产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人员到丝绸业发达的上东、浙江等地考察招商,引进外资改造、并购本地缫丝企业,使本地已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的缫丝企业起死回生。

    上林大染坊茧丝绸有限公司是南宁市鼓励发展的重点扶持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将形成320万米真丝绸、380吨桑蚕丝的年生产能力,每年消化鲜茧近3000吨,解决800多名富于劳动力就业,填补南宁市真丝绸织造空白。目前项目一期建已经完工,生产能力110万米真丝绸,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年需求蚕茧丝100余吨,间接需求干茧300多吨,可有利促进当地蚕丝业发展。现有员工700多人,而其中基本上为本地人。“我们坚定不移的走“本土化”道路。”该公司董事长许军告诉记者,“本土化”包括技术本土、员工本土化、原材料本土化等。“我们将用公司技术来带动本地人,用先进的管理来丰富本地人。”

    目前,该公司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还成立了党支部。许军表示,成立党支部后,集体活动多了,通过发挥党模范带头作用,员工之间多了交流和互帮互助,职工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工作干劲更足。

    蚕丝加工龙头企业的进驻,为上林县桑蚕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使本地蚕茧全部实现就地加工增值。目前,全县共有5家年产值超过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通过茧丝绸企业拉动了全县12万亩的桑园,全县种桑养蚕年人均收入达3200元左右,形成了加工基地与原料相连接的产业链,从而带动了大批农民发展桑蚕生产,促进企业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