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元素述说丝绸文化史
在中丝园的十几栋楼群中,“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是主展馆。
一进序厅,《丝绸之路》电子幕墙就亮了起来,只见配有甲骨文的桑叶、蚕茧、丝线、绸缎等墙体流光溢彩,借用声光电科技元素述说中国5000年的丝绸文化史。
走进“丝绸文化厅”,人们好像穿越了历史,回到了嫘祖养蚕、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以及建立海陆丝绸之路的古代;在“丝绸工艺厅”,人们又学习了蚕桑、丝绸、织染的全过程,并认识了桶装丝、绞装丝,提花机、无梭机等从古至今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工具;而在“丝绸艺术厅”,人们在欣赏缂丝、云锦等精品的同时,深深感受着中国传统手工艺染、织、绣、编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一路走来,人们不仅被苏、湘、粤、蜀四大名绣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更为京、汉、杭、晋、汴、甬等25个绣科分布之广、品种之多所折服。
“中国丝绸文化博览馆几乎达到国家级博物馆档次,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现场有专家这样评价说。
据了解,自从上届文博会后,同源南岭文化创意园有限公司决心改变传统的敞开式布展,他们聘请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引进全球最前沿设计元素,陆续投入上千万元,对主展馆进行全新改版。
目前,中丝园共分丝行、绸庄、锦苑、绣阁四个主营区,汇聚国内外顶级的高端丝绸知名品牌。
其中,寻幽绸庄是传统丝绸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大融合,有丝绸品牌服饰、服装、丝绸面料,洋溢着独特的东方神韵,访客游人可以在这里尽情选购喜欢的丝绸服装、服饰和纪念品;探访丝行则承载着丝绸的礼品、保健品、化妆品、家纺和家饰品等琳琅满目的产品;欣赏锦苑主要是针对床上丝绸产品的专题展。
开展科普培训弘扬丝绸文化
“中丝园以传承和弘扬丝绸文化为宗旨,集创意设计、科研创新、展示交易、旅游休闲、情景购物、青少年素质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项目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弘扬丝绸文化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是中丝园的一个口号。记者了解到,从本届文博会开始,中丝园与教育局部门联合举办蚕宝宝爱心领养大行动、丝绸扎染、丝绸手绘、手工刺绣等系列体验活动,以蚕桑、丝绸的体验活动,引导孩子们和家长们回归和传承“尊重生命,和谐家庭,慈孝为先,绿色环保,忠诚守信”等中国主流价值观。
“中丝园模式”抢占价值链高端
中丝园在传统丝绸制造业的基础上,用文化创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为国内优质丝绸产品及企业的聚集地,并集中优质资源向海外拓展。中丝园董事长郑桂泉表示,未来预计投资100亿元来打造中国丝绸文化创意产业链。同样,深圳珠宝、家具、陶瓷等传统工艺能在国内外打响品牌,也无不源于创意为王的策略。
何谓“中丝园模式”?即集创意、设计、科研、推广、品牌、展览、交易、物流、旅游、教育、政府采购、国际贸易的主题公园,也是一艘中国丝绸刺绣文化产业的巨型航母。
目前,中丝园整合中国丝绸行业资源,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真正站在了全国乃至世界丝绸刺绣的制高点,推动我国向丝绸强国迈进。未来,中丝园将在全国各地复制各具特色、各有亮点、各有侧重的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编织一张覆盖全国的丝绸文化产业网。在大力弘扬中国丝绸文化的同时,将要培育出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中国国际丝绸品牌,引导国内外的丝绸消费热潮。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