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象征,高文化高收入
穿绸戴丝自古以来便是身份的象征,演变至今,已然成为“双高”身份的代名词。
丝绸,作为制作精致刺绣服装的最佳布料,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服饰的首选材质。君主身着绣上精美绝伦的龙图案的华丽黄袍;而百官的官服,则利用不同的颜色及精细的图案设计元素,用来区分官阶和身份。
丝绸柔软、飘逸的材质特性,让宽袍大带、高冠峨带的服装范式应运而生。古代由于丝绸的产量较少,一般只有官员、贵族家族等才能享用绫罗绸缎,一般平民则只能穿着素色的麻布粗衣。
丝绸这种独特的材料,在中东和欧洲受到皇室、贵族和富商的青睐,也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繁盛。例如,在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身着丝绸制作的龙袍出席会议,被称为梦幻般的服装。丝绸的优良特性,就这样早早地被挖掘出来,使它成为奢华、高贵的代名词。在日本,丝绸和服是最高贵的服装;在西方,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归来向教堂敬献的圣物以丝绸来包裹。
时至今日,穿绸戴丝已从皇室贵族演变为“双高”的代名词。丝绸本身不仅具有高贵、飘逸的外观,更具有护肤、保健的内在品质。
穿真丝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由于特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这亦与当今大力提倡的绿色有机环保的生活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现今“双高”人士首选丝绸的重要原因。
重塑品牌,做优做精品质
纵观目前国内丝绸流通市场,大都以仿冒贴牌或无商标的中低端丝绸制品充斥为主,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丝绸市场高端产品不超过5%,此外还存在原材料与品牌定位不符现象。由于假货、低端丝绸制品长期横行霸占市场,丝绸在许多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心目中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类似地摊货的“标签式”思维。
在对消费者心目中丝绸的品牌形象调查显示,高达69.9%的消费者表示几乎说不上丝绸制品品牌的名称,81.8%表示更信赖老字号丝绸店产品品质,但停留在传统印象上。
这表明,我国丝绸技术进步和设计创新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没有树立起应有的认知和形象地位,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丝绸品牌形象认知度缺位,忠实的老年消费者又因年龄老化和营销滞后而不断减少,造成了消费群体青黄不接的现状,这是摆在丝绸行业发展道路上的难题。
“由于缺乏知名品牌,中国丝绸远未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我们的丝绸企业损失了许多本来应该赚取到的利润,实在令人遗憾。”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日前在出席某丝绸品牌论坛时这样感慨。
如何做优做精品质,提高丝绸产品附加值,重塑中国丝绸品牌形象是国内丝绸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应根据国内消费群体的特点,做好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针对高端消费人群,通过更新设备、创新产品、提升品牌及产品附加值锁定“双高”消费人群。
在创建和培育丝绸品牌层面,商务部国家茧丝办副主任李朝胜建议,企业应像培育自己的子女一样培育丝绸品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企业荣誉,像保卫我们的生命一样继承弘扬祖国的丝绸文明,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丝绸消费者。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