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湖北宜都高坝洲镇500桑蚕养殖户“破茧成蝶”奔富路
 

湖北宜都高坝洲镇500桑蚕养殖户“破茧成蝶”奔富路

来源:湖北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2-04-09   |  阅读次数:710次


    桑蚕养殖合作社鲜茧收购价格高于周边县市5%以上、网络全村蚕农500户、年收鲜茧150多吨、年收入超过300万元、户均年增收7500多元......4月2日,穿行在挂着枝条的千亩桑园里,湖北宜都市高坝洲镇皓光村桑蚕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显国的心情如同春光一样明媚。


    刘显国是皓光村五组组长,组里68户、246个老少爷们平日里遇到点事儿,总习惯跟他说说。而作为该村桑蚕专业社社长,找他的人更多是村里养蚕的农户。

    桑蚕是皓光村的特色产业。桑蚕养殖业一直是皓光村部分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蚕茧价格经常受到市场冲击,蚕农收入起伏不定。2002年,村里决定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联合起来,让农户牢牢抱成团,抵御市场风险,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刘显国承包了村里的蚕茧站并出任桑蚕合作社社长。多年的经验使他意识到,要有自己的产业链,才能更好地放大蚕茧品牌。他和村干部一起到桑蚕产业成熟的江浙一带学习考察后,决定将蚕农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捆绑起来,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蚕农实行一条龙服务。合作社每年从湖南、江浙等地购回蚕种供给蚕农,肥料、蚕具等也是从厂家直接采购后原价提供给农户。遇到任何技术难题,都可以跟合作社技术服务队申请免费服务,而收购的价格更是由蚕农代表、村委会成员和合作社三方商定,实行保底价制度。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些年,我们鲜茧价格平均要高于周边县市5%以上。”刘显国说,尽量减少农户的风险,让乡里乡亲们腰包都鼓起来,刘显国比谁都开心。目前,合作社已网络全村蚕农500户,每年可收鲜茧150多吨,收入可达300多万元,带动蚕户平增加收入7500多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