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东桑西移”工程使农民受益
 

“东桑西移”工程使农民受益

来源:商务部网  |   作者:国家茧丝办   |  发布日期: 2007-12-23   |  阅读次数:965次

我国茧丝绸产量和贸易量均为世界第一,连续20多年占全球70%以上。我国蚕桑业分布在全国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桑园面积近1400万亩,涉及农户近2000万户。受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桑蚕生产比较效益走低。为保持我国茧丝绸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商务部从2006年起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一、“东桑西移”工程扎实推进

  “东桑西移”工程准备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中西部地区建设200个万亩优质蚕桑(出口)基地,发展50个大规模茧丝绸加工企业;在全国扶持30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丝绸企业,培育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营销网络的丝绸知名品牌;争取2010年使我国蚕茧产量达87万吨,年均增长8.3%,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5%。在此期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通过市场导向、政策扶持、政府推动、规划引导、科技创新等方式,每年运用一定的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进行支持。

  “东桑西移”工程的主要工作:一是抓组织链。以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为组织实施单位,深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联结形式,把千家万户的蚕桑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二是抓产业链。要求蚕桑基地因地制宜建设养蚕大棚(蚕室)和小蚕共育室,必须有配套的蚕种场,并建立与原料基地相连接的后道加工与市场开拓的产业链条。三是抓科技链。推动桑蚕原种优良品种创新,逐步发展有利于提高蚕茧质量的方格蔟,推广先进、实用、低耗的养蚕器具,推进节约型、标准化、高水平的工业生产。

  2006年确定了50个万亩桑园项目,覆盖中西部15个省(区、市)50个县,地处革命老区、三峡库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这50个项目得到地方政府、茧丝绸企业和蚕农的积极响应,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设内容,正在进行验收。

  二、“东桑西移”工程初见成效

  “东桑西移”工程把发展产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被誉为“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产业得发展、财政得收入、政府得人心、生态得保护”的工程。

  一是实实在在促进农民增收。据初步统计,2006年“东桑西移”工程50个蚕桑基地新增桑园58万亩,新增蚕茧70万担,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直接带动了15万户农民增收4.5亿元,户均实现现金收入5600元。许多山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因养蚕致富盖起了新瓦房,有的放弃城市打工回乡种桑养蚕。

  二是提高茧丝绸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与农民返租倒包、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制、技术承包制、联合经营制等形式,形成一批像“云南保山”、“四川凉山”等一批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经营模式。由于龙头企业采取了订单农业、利润返还、保护价收购等多种形式,蚕农普遍感到:现在有龙头企业作保障,解决了多年来农民“卖难”的困惑。

  三是实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东桑西移”工程绿化了山野,茧丝资源综合开发又延伸出循环发展的新型产业链。陕西、甘肃开发的桑叶茶,四川的雄蚕醋,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四川、广西、云南开发的废弃桑枝条造纸,养殖食用菌、天麻,变废为宝;在华北、西北地区,桑树被选作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树种;绝大多数基地县推广了蚕粪开发沼气和优质绿色肥料,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四是推动产业和区域结构优化调整。据初步统计,2006年中西部15个省桑园面积约990万亩,占全国的73%,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9%。与2005年相比,中西部省份在全国桑园面积的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蚕茧产量在全国的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50个龙头企业在投资蚕桑基地的同时,一半以上就地发展缫丝生产,平均每个企业吸收800-1200个农民就业,形成了“蚕农家有缫丝工、缫丝女工在农村”的新型工农关系。

  2006年“东桑西移”工程已有较好的开头,但“东桑西移”工程长效机制的建设,还须从市场容量、稳定价格、产品结构、产业升级等方面,全方位统筹考虑。商务部正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储备调控等环节上着力推进。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