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重庆市蚕业布局研究
 

重庆市蚕业布局研究

来源:重庆市茧丝绸协会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2-03-07   |  阅读次数:256次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蚕业布局的几个因素,回顾了重庆市蚕业布局调整的历程和路线,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提出了我市蚕业布局的原则和总体思路,即我市蚕业布局调整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领导重视、比较优势三原则。将我市的蚕业发展重点放在两翼地区,加大力度建设三峡库区生态蚕业带和渝东南优质高产复合型蚕茧原料基地蚕业带,三峡库区蚕业带应充分发挥国家及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优势,加大蚕业生态价值开发力度;渝东南蚕业带应充分发挥土地、光照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大政府对蚕业的引导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复合型蚕茧原料基地;一圈地区即渝西蚕业带应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大力发展观光蚕业、设施蚕业、立体开发和循环经济等,实现该区域蚕业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

    一、前言

    广义的蚕业布局包括蚕业区域布局和养蚕生产布局两个方面,基于桑树的栽植及采伐形式等因素决定一年养蚕批次及各批次比例,这些内容就是属于蚕业生产布局研究的范畴,而基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因素决定蚕业生产发展区域的研究就属于蚕业区域布局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后者。“十二五”规划期间,如何促进蚕业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蚕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科学调整蚕业布局的目的,本文将就影响蚕业布局的制约因素、我市蚕业布局的走势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我市今后蚕业布局的调整方向。

    二、影响蚕业布局的几个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

    主要包括土壤、光照、温湿度、海拔高度等条件。总体上讲,蚕业生产适宜区域广,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就适宜桑树生长,在我市乃至全国绝大多数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条件都适宜养蚕。但是影响桑叶和蚕茧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各地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光照和温湿度,重庆年日照时数为1100—1600小时,为全国低值中心,平均相对湿度65—80%,其中主城及西部地区普遍光照不足,温湿度较大,年日照时数在800—900小时的年份居多,而渝东南和渝东北高山地区日照时数明显多于主城及西部地区,空气湿度也较小,概括而言,渝西地区具有四川盆地气候特点,而两翼地区(渝东南和渝东北)具有长江中游气候特点且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就这点而言,后者更适宜生产优质茧,单产水平也更有潜力可挖。

    2、社会环境

    主要包括劳动力状况、政策支持力度、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水平、文化氛围受教育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因素。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2007年一圈和两翼农村劳动力分别为734.7万人和538.7万人, 其中分别有40.6%和38.1%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劳均非农产业从业时间达到9.4个月和9.6个月。尽管如此,传统一产业在重庆“粮猪型”结构的农村经济中占具极其重要的地位,家庭经营一产业收入仍是重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2007年一圈和两翼农民收入中,一产业纯收入分别为1690元和1431元,占其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8.6%和42.4%。传统一产业吸纳了一圈和两翼59.1%和61.8%的农村劳动力。同时,我市各区域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平衡,局部地区留守劳动力还较为丰富,蚕业省力化技术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通过土地流转也可在提高规模化水平实现生产方式转变方面取得突破,这些都是我市蚕业应对劳动力紧缺的有利条件;在思想观念上,蚕业始终被我市农民排在家庭副业的地位,规模化程度不高,一旦遇到低迷市场行情或自然灾害,很容易被放弃;此外,交通条件改善,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渠道增多,收入水平提高,这些状况都意味着劳动力机会成本增加,进而阻碍蚕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政府在政策扶持、行政考核等方面的逐渐弱化也对我市蚕业发展起到了消极导向作用。

    3、市场环境

    蚕茧一直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农产品,蚕茧和烤烟一样一直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的农产品,近年来鲜茧收购政策虽有所调整,但仍然属于市场准入条件下的统购,因此,农民不会担心蚕茧卖不出去。但是,由于茧丝市场终端在国外,行情波动较大,而收购企业在行情好时不顾质量抬价收购,行情低迷时压级压价转嫁风险,这样,通过垄断收购企业的传导,会进一步放大波动幅度,从而造成蚕业生产的起伏。近年来,蚕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蚕茧亩净产值为1085元,相比烤烟、水稻、玉米、油菜、生猪、小麦等农产品的亩净产值(分别为577元、407元、331元、197元、167元、137元)都高,在此之前,蚕茧与生猪的收购价长期稳定在1:2.5左右,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1.5左右,严重的地区达到了1:1,而按照1:2.5的比价关系,从2005年开始我市蚕茧价格应逐年提高并保持在20元/公斤以上。

    4、蚕业内部结构

    栽桑养蚕——产茧缫丝——织绸印染,一直是我市茧丝绸行业生产的主线,生物利用效率低,市场风险大,桑园综合利用、蚕业副产物的开发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接导致农民亩桑效益增长缓慢,比较效益逐年降低。按我市桑园生产条件,每亩桑园可产桑叶2000公斤左右,可养3张蚕,而同时生产的2000公斤桑枝条和300余公斤蚕沙则被浪费了。其次,蚕业生产劳动强度大、规模化生产成本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省力化技术没有得到重大突破和蚕业生产方式变革进程缓慢也是农民弃桑弃蚕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蚕业生产劳动强度,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同时充分挖掘桑树的生态价值,将是我市蚕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我市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重庆市蚕业布局调整概况

    1997年重庆市直辖之前,原重庆市9区12县、万州地区9县市、涪陵地区10县市分属四川省的3个地市,蚕茧产量基本上是50:25:25的格局,其中重庆市的江津、万州地区的奉节、涪陵地区的武隆等一直是四川省优质蚕茧出口基地,合川、铜梁等地的蚕茧产量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蚕业生产在以上很多区县农村都是骨干产业,基本上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一片欣欣向荣,没有明确的区域布局规划。支撑这种局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各地政府重视,出口创汇(退税)和农民增收的双重实惠对各地政府都具有吸引力;二是桑树栽植形式主要为四边桑,桑树没有与粮食争地容易被农民接受,有群众基础;三是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较少,养蚕熟练劳动力充足;四是养蚕比较效益优势明显,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如蚕茧;五是总体上讲,蚕茧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这一时期的蚕业可以概括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政府主导的以行政干预为主并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蚕业生产,基本不存在蚕业布局的观念。

    从九十年代中叶蚕茧产量达到顶峰后,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在质量效益的双重压力下,蚕业生产开始洗牌,蚕业产业结构、蚕业布局都面临调整,首先是桑树开始从田边地角进入田土,粮桑兼顾的大行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密植小桑园开始有了一席之地;其次是丝绸企业不断破产重组,政府逐步退出蚕业生产的主导地位,特产税、蚕改费等相关优惠政策陆续被取消,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桑树基础好,蚕业基础稳固,民营企业介入蚕业生产和蚕茧收购,维系了蚕茧的统购政策和价格体系,保障了蚕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由于其他主要农副产品相继放开市场,特别是粮食生产谷贱伤农现象严重,蚕业生产继续保持一定的比较效益优势。由于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蚕茧质量被提到重要地位,因此开始提倡桑树进土进田,即开始大力发展大行间作桑,适当发展密植小桑园,而我市渝东南和渝东北的广大山区十分适合这种栽植模式,同时这些地区的光照条件好,特别是空气湿度小,大蚕期遭遇高温闷热天气的几率较渝西大大减少,桑叶产量高,蚕茧质量好,因而开始得到广大专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这一时期是生产相对过剩条件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且蚕业生产内部结构经历重大结构调整,蚕业布局的重要性开始得到重视的时期。

    进入新千年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各种经济作物逐渐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大幅度增加;密植桑园取代大行桑成为桑树栽植的主要形式,蚕业生产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蚕茧市场进一步萎缩和恶化,蚕业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滑。在主城周围和渝西片区,工业化程度加速,进城务工更加容易,花卉林木、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不断成为这一区域布局的主要产业,蚕业生产的空间受到挤压,因此,稳定面积和规模成了这一时期渝西片区的主要任务;三峡库区移民基本完成,水库开始蓄水,移民搬迁后出现的产业空虚化现象十分严重,劳动力就业压力大,农村移民收入和库区生态环境改善任务艰巨,在这种状况下,提升蚕业在库区农村后靠移民致富、增加移民就业、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库区蚕业生产有一定的基础和特色,主要表现为桑树基础好,桑——草、桑——菜等桑园间套种模式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劳动力充足等,但由于地处长江河谷地带,高温闷热天气多,加之蚕房设施条件差,严重影响蚕茧质量,因此就蚕业生产自身结构而言,“提升库区”也存在着客观的需要;自从我市渝东南山区适宜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潜力被认识之后,各级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黔江等地连续数年大力发展桑树,出台政策从沿海地区招商引资,蚕业生产逆市增长,茧丝绸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农民、企业和政府都从大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因此,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渝东南片区蚕业发展的主题,与此同时强调高起点、高科技,注重复合经营和高效生态,避免了重蹈低水平扩张的老路。这一时期高度重视蚕业布局已成为我市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行动。

    到2005年,我市明确将“稳定西部、提升库区、发展东南部”作为“十一五”期间的蚕业布局调整规划,并将这一规划纳入国家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进而提出了“三大蚕业带”的概念。其中的渝西蚕业带以渝西走廊为基础,包括合川、铜梁、永川、江津、璧山、潼南、荣昌、大足、巴南、渝北、綦江、北碚共12个区县,并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逐步向向合川、铜梁、永川、江津、巴南、北碚(科技、制种基地)等区县的基地乡镇和千担村集中;三峡库区蚕业带以长江流域两岸河谷地带为基础,主要包括长寿、垫江、涪陵、丰都、忠县、梁平、万州、开县共8个区县,该蚕业带是我市目前行业综合实力最强、蚕茧产量最稳定的地区,且具有稳定的桑——菜间作生态模式,丝绸工业和榨菜加工业产业链条完整,对解决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后形成的产业空心化、移民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十一五”期间不失时机地开展了科技生态示范园工程建设、养蚕设施设备改造工程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库区蚕业实力;渝东南蚕业带以大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坡地为基础,主要包括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黔江、石柱、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共10个区县,该蚕业带是我市自然条件最适宜栽桑养蚕,蚕茧质量最好的地区,该地区各区县政府充分发挥好自然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发展、高效益产出、高标准招商,已成为我市蚕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四、重庆市蚕业布局调整方向

    1、国家蚕业区域布局调整方向

    国家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以来,我市已有11个区县被列入其发展规划,实施区县数量名列西部各省前列,尤显国家对我市蚕业的重视程度。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东部蚕业转移困难、西部蚕业局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还是东部科技、人才、市场环境等方面还保持着较强的优势,而西部地区的不同区域存在各自的短板效应。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加速和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入,“东桑西移”将成为潮流和现实,事实上,目前广西已经跃居全国蚕茧产量第一名,云南、陕西也已经赶超重庆,事实证明,“东桑西移”实实在在地处于不断推进之中。近年来,国家将重庆列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试验区,重庆市委市政府不失时机地启动了为期三年的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这些大政方针和重大举措,都为我市蚕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茧丝绸行业产业链条长,副产物可开发潜力大,生态效益显著,在促进富民增收、扩大就业和出口创汇、保护库区生态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因此我市因地制宜发展蚕业兼具天时地利,完全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产业布局规划。

    2、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市属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农业和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2009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18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仅4621元,特别是幅员面积占全市2/3的两翼地区(渝东北与渝东南)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的一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低1250元,因此提高农民收入任重道远。随着近年来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民劳务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劳务经济的效益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到2007年,一圈和两翼40.6%和38.1%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劳均非农产业从业时间达到9.4个月和9.6个月。但是传统一产业在重庆“粮猪型”结构的农村经济中占具极其重要的地位,家庭经营一产业收入仍是重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2007年一圈和两翼农民收入中,一产业纯收入分别为1690元和1431元,占其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8.6%和42.4%。传统一产业吸纳了一圈和两翼59.1%和61.8%的农村劳动力,因此高度重视包括蚕业在内的种养殖业,提高农民一产业收入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但是2007年一圈和两翼从事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当年一产业劳均收入仅相当于从事非农行业收入的53.8%和56.0%。按劳动时间计算,一产业月劳均收入仅相当于从事非农行业收入的61.4%和64.3%,因此,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市已有850万农民离乡到城镇,按照我市三次党代会的目标,到2020年,城镇化率从目前的49%上升到70%,如果按2020年常住人口3000万计算,在城市居住的人口至少应该有2000万以上,这意味着未来10年中还有近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据统计,2006年,渝东北翼共转移农村劳动力99.15万人,占全部转移人数的69.8%,1小时经济圈共转移41.53万人,占29.25%,渝东南翼秀山转移劳动力1.37万人,仅占全部转移人数的0.96%。200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20岁至40岁的劳动力共计535.9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80.6%,其中35岁以下的约占转移总数的64.6%,而50岁以上劳力仅占6%。就性别比例来看,以男性最多,约占77%,女性约占23%,青壮年是重庆市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的主体。上述数据说明两翼地区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存在,渝东南区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留守在家,而且蚕桑生产适宜于目前留守在家的半劳动力工作。在两翼地区目前还是以种植小麦、玉米等效益低的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如果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提高,在两翼地区发展蚕桑生产的劳动力是不会缺乏的。

    3、蚕业生产内在结构调整趋势

    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提高,为蚕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这将进一步促进蚕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蚕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在今后的蚕业生产中将占据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在我市的云阳、合川、江津、潼南等地涌现出了一批蚕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式的业主大户、“反租倒包”龙头企业等,这些业态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蚕业生产方式转变;单一的栽桑养蚕模式将被复合蚕业生产模式取代,一是桑园的生态价值和桑树的综合利用价值将被得到重视,二是蚕蛹、蚕粪等资源价值得到合理开发,“十一五”期间,我市启动了蚕业综合利用示范园建设项目,每年建设10——15个100亩以上,可以带动1000户蚕农的蚕业综合利用示范园,这些措施将极大地促进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蚕业综合开发,提高亩桑收入,提高蚕业比较效益;此外,为了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省力化、自动化技术水平和推广面积将上一个新台阶。

    4、我市各区域蚕业发展综合环境分析

    2007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9元,比两翼农民收入多1408元,超过两翼农民47.4%。两翼农民的收入仅相当于一小时经济圈农民2003年的收入水平。2007年一圈两翼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差距分别达到713元和546元,对收入差距影响分别达到50.6%和38.8%,二者合计达到89.4%,是造成一圈两翼农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以上数据说明一圈比两翼地区劳动力成本更高,蚕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更高,同时一圈比两翼地区各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更高,生产效益效益好,蚕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下降,政府在这一地区已经比较彻底地退出干预,市场调剂起主导作用,同时一圈地区农民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就近转移就业的多,半工半农的多,50岁以上的半劳动力多,因此,一圈地区蚕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应是提高蚕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近年来,荣昌、永川等地因地制宜开展的桑园养殖、桑基鱼(虾)塘等复合蚕业经营模式,平均亩桑产值可达4000元,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对该区今后蚕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两翼地区土地面积广,荒山荒坡多,适合蚕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这一地区劳动力转移相对较少,留守劳动力和半劳动力丰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直接收入对种养殖业的的依赖程度大,茧丝绸加工业发达,产业链条长,蚕茧销售方便,农民收入有保障,同时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蚕业相比粮食作物更能能达到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该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较多,特别是三峡工程后扶资金、三峡库区库岸林建设工程、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等,都为该区域蚕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三峡库区和渝东南由于光照、温湿度等自然资源特点不同,政府和农民的诉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两地的蚕业发展模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五、结论

    蚕业布局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一贯的过程,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因地制宜,放眼长远。因此我市蚕业布局调整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领导重视、比较优势三原则。

    结合我市蚕业布局调整历程和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十二五”及以后一段时期,我市应继续按照三大蚕业带的区域规划路线进行蚕业布局调整,结合蚕业发展基础和政府重视程度落实到基地乡镇(见表),将我市的发展重点放在两翼地区,加大力度建设三峡库区生态蚕业带和渝东南优质高产复合型蚕茧原料基地蚕业带,三峡库区蚕业带应充分发挥国家及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优势,加大蚕业生态价值开发力度,要兼顾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蚕农增收移民就业的双重任务,在业已形成的桑——菜、桑——草——兔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良提升,将畜牧业、沼气池建设等与养蚕基础设施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大茧丝绸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升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渝东南蚕业带应充分发挥土地、光照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大政府对蚕业的引导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复合型蚕茧原料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突出区域特色和效益优势;一圈地区即渝西蚕业带应以大幅度提高蚕农亩桑收入水平、提高蚕业比较效益为核心,积极将蚕业融入针对主城需求的市场竞争体系,在将蚕业向基地镇、千担村收缩的同时,加大吸引社会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大力发展观光蚕业、设施蚕业、立体开发和循环经济等,实现该区域蚕业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