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蚕丝被业:信誉危机谁之过?
 

蚕丝被业:信誉危机谁之过?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2-01-19   |  阅读次数:292次


    蚕丝被的信誉危机祸起于标识标注的不规范,而标识的不规范归根结底是蚕丝被国家标准有空子可钻。如果吊牌标签清晰明了的话,即便不是真的蚕丝被,厂家明文标示了也就不存在欺骗消费者,整个行业也就不会有信誉危机了。

    年关将至,不少家庭都在为新年筹备新家纺,蚕丝被因其轻薄、保暖性优良以及绿色环保等品质,近年来逐渐走俏市场,成为消费者争相抢购的热销产品。

    然而,自今年央视《聚焦三农》再次暗访曝光了蚕丝被业以次充好、猫腻百出的现象之后,消费者哗然了,一时间整个蚕丝被行业的信誉问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低至一两百高则七八千元的蚕丝被市场价位,消费者不知所措。鱼龙混杂的市场背后凸显的是国家标准监管机制的不完善。

    业内有企业反映,于2009年发布、在2010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GB/T24252-2009《蚕丝被》新国标已经滞后于当前的蚕丝被行业的发展现状了,有待完善和补充。

    曝光促行业自律整顿

    “央视曝光是一件好事,教导了消费者如何辨别真假蚕丝被,也促进了我们桐乡蚕丝被市场的彻底整顿,让我们桐乡更加出名了。”桐乡洲泉镇沈镇长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自去年央视《消费主张》曝光桐乡蚕丝被市场以次充好、鱼龙混杂的现状后,桐乡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蚕丝被市场进行了轮番严格的执法检查和自律整顿活动,开展了诸如“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工作,并制定了桐乡蚕丝被行业联盟标准,严格规范了最容易被商家偷换概念的吊牌标签的标识标注,通过标准先行、打击和教育并举,如今洲泉蚕丝被企业主产品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守法生产的自觉性增强,标识标注更加规范。

    “现在我们洲泉的蚕丝被品质在全国是出类拔萃的,当然,说假的一条也没有我也不敢保证,但只是极少的个案。”桐乡市蚕丝被服行业协会会长、桐乡天诺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政毅十分自豪地说,“现在连南通人都说要买好的蚕丝被就去洲泉。”

    而对于再次被央视暗访曝光的蚕丝被售假商户属于桐乡境内一事,桐乡当地政府、协会组织均认为这个极少个案,而且予以澄清该商户是外地进桐商户,并表示目前相关单位已经责令其清理了所有伪劣蚕丝被。

    记者又来到桐乡最大的蚕丝被市场———桐乡国际蚕丝被商场进行采访,一迈进商场就听见广播在轮回播放一些教导消费者如何辨购真假蚕丝被的方式方法。

    “这对我们真正凭良心做买卖的商户来说,是一件好事,只有教会消费者如何辨别蚕丝被的优劣好坏了,消费者也就不会只看价格优势选择了,我们的生意相对也就好做了。”一家名为沈莉高丝绸床上用品的沈姓商户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关注到媒体一次又一次对国内蚕丝被市场鱼龙混杂的报道后,桐乡国际蚕丝被市场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自己商场的管理以及对供销假冒伪劣蚕丝被商户的打击力度。

    “我们非常重视并向社会承诺:对待销售假冒伪劣蚕丝被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并按照国家规定和企业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处理,真正把我们桐乡国际蚕丝城打造为一个销售蚕丝真品的专业市场。”桐乡长威蚕丝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书银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市场规范消费者有责

    俗话说,有买才有卖,有市才有场。市场的以次充好、良莠不齐严格上讲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无关系。在同类商品面前,消费者总倾向选择价格更低廉的,这样就给制假售假不法商户提供了滋生的沃土。

    多少年来,尽管执法部门竭尽全力在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但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或多样的角色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屡禁不止,究其根源,有商家利益驱使的原因,有处罚力度不够的原因,也有市场需求的无形助长之原因。

    长期以来,国人的消费观念都是“价廉物美”。的确,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是消费者最大的幸事,不法分子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弱项心理从而招摇撞骗横行市场。

    对此,刘书银表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监管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加强对消费者进行商品知识的普及、商品质量鉴别能力的培养以及消费观念的引导。他认为,严格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也很关键,没有伪劣蚕丝被的生产者,市场上就不会有假冒伪劣蚕丝被的销售者;没有伪劣蚕丝被的消费者和使用群,就不会有劣质蚕丝被的生存空间。

    “所以,严格上讲,严格控制生产环节,严格把关市场准入以及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这三个环节都抓好了,假冒伪劣蚕丝被也就无处遁形了。”刘书银这样表示。

    望闻问切烧及静电法鉴别真伪

    江苏吴江丝绸协会副会长、鼎盛丝绸总经理吴建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蚕丝被的原料主要有桑蚕丝绵和柞蚕丝绵(桑蚕丝就是家养的蚕宝宝吐的丝,柞蚕丝就是生活在北方的以柞树叶为主食的野生柞蚕所吐的丝),桑蚕丝绵中有双宫绵、上茧绵、次茧绵、蛹衬绵、蚕衣绵等。

    通常由双宫绵和上茧绵做出来的蚕丝被是最好的,价格也相对较高,而次茧绵做出来的蚕丝被质量相对要差,成本价要低好几倍。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免购得假冒伪劣产品呢?难道价格便宜的蚕丝被就一定是假冒伪劣品,价格高昂的就一定是真的吗?专家回答也不尽然。

    “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蚕丝被蚕丝成本价在170—180元/斤左右,普通的在130—150元/斤左右,如果价格低于130元/斤,该产品就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陈政毅表示。

    桐乡市质监局洲泉质监站丁副站长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可以用望、闻、问、切、烧以及静电法等六种简便方法来辨别蚕丝被的真假好坏。

    望就是用眼睛看。首先看它的标识标注是否规范,比如产品名称、规格、执行标准(含安全类别)、质量等级、填充物成分、填充物质量、胎套成分、洗涤方法、使用和贮藏条件注意事项、厂名厂址等10项标注内容不能少,如果缺项或标注不规范,消费者就得留个心眼;其次,看拉链口大小,正常的拉链口大约70公分左右,如果拉链口很小或整张被子缝得很严实或者里面又套上了纱布套,里面很可能藏有“猫腻”。

    闻就是用鼻子去闻蚕丝被的气味。真的桑蚕丝含有淡淡的清香味,而化纤产品则有股化纤味道。

    问就是问问价格,如果价格特别低的话那就得留心了。

    切就是用手去摸。摸摸手感,纯正优质的桑蚕丝被摸上去很细很柔滑且没有丝筋或绵粒感,伸手去抚摸蚕丝有微微黏手的感觉。

    烧就是点火烧蚕丝。化纤烧出来有种塑料臭味,而蚕丝烧焦的味道跟烧头发的味道相似,且燃烧的灰烬用手轻揉,成黑色粉状。

    静电法主要是用来鉴别和木棉混合物的区别,从胎心扯一小块填充物出来,在衣服上使劲摩擦,然后去吸细小的小纸粒,能吸上纸粒的是化纤绵,因为蚕丝不带静电。

    “消费者一定要在被子的中间位置扒开胎芯,从最核心处取出蚕丝进行签别,因为许多不良商家会在拉链口和内胎的面上包裹最好的蚕丝,而在胎芯处却塞上化纤或很差的蚕丝来欺骗蒙蔽消费者,尤其是在淘宝网上所购买的便宜蚕丝被,更要多长一个心眼。”丁站长这样表示。

    新国标有待补充完善

    据国标规定,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及以上的被类可称为蚕丝被。分纯蚕丝被和混合蚕丝被两类:填充物含100%蚕丝的为纯蚕丝被,填充物含50%及以上蚕丝为混合蚕丝被。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蚕丝含量必须为100%且必须为长丝绵或中长丝绵;合格品的蚕丝含量应达到50%以上,对蚕丝的长度没有规定。

    业内专业人士表示,该国标所指的“蚕丝填充物”概念比较笼统和模糊,没有明确区分桑蚕丝和柞蚕丝这二者之间的不同,而“桑”和“柞”虽仅一字之差却价差悬殊,保暖性能和保健功效也不对等。

    一条标注为“纯蚕丝被”的被子,既可以是100%桑蚕丝也可以是100%柞蚕丝,甚至还可以是50%的桑蚕丝+50%的柞蚕丝。

    假设某一蚕丝被填充物纤维含量标注为50%柞蚕丝(中长丝绵)和50%桑蚕丝(中长丝绵),在现实检验中,质检人员很难准确有效地区分出桑蚕丝和柞蚕丝这两者的不同含量,这样就让不法商家有机可乘,往往选择价格更低廉的柞蚕丝滥竽充数。

    “较我们桐乡当地的蚕丝被发展现状,现行的国标标准有点低,有时候不太好去执行,因此我们制定了高于国标的桐乡蚕丝被行业联盟标准,我们的标准相对更严谨和细化。”桐乡当地一执法人员表示,目前洲泉镇已经有包括强盛丝绵、丝园家纺等在内的32家高品质联盟企业。

    此外,还有不法商家把蚕丝含量为50%的混合蚕丝被,去掉“混合”二字,堂而皇之地直接标注为蚕丝被,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应该加强规范蚕丝被行业的标识标注,100%桑蚕丝含量的蚕丝被应标注为100%桑蚕丝,100%柞蚕丝含量的蚕丝被应标注为100%柞蚕丝;混合蚕丝被也应标清各种不同填充物的具体成分和含量。而且要标明蚕丝的丝长,如长丝、中长丝、短丝的含量比例,填充物的净重量、国标规定优等品和一等品填充物的净重量偏差为-2—+10%之间。

    然而,业界相关专业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

    曾参与蚕丝被国标制定的中国丝绸协会秘书长钱有清在与《中国企业报》记者的闲聊中则否定了滞后之说,他认为现行的蚕丝被国标是完全符合当前蚕丝被整体发展现状的。

    “当初我们在制订国标时就考虑到了未来几年蚕丝被的发展,所以把标准定得比较高。”钱有清这样告诉记者。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