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广西宜州:吃生态饭 打生态牌 发生态财
 

广西宜州:吃生态饭 打生态牌 发生态财

来源:广西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2-01-04   |  阅读次数:267次

桑枝变废为宝 种菇致富一方

    一朵小小的台湾秀珍菇,让头脑活络、信念执着的韦孟娥赚了。

    仅3年时间,用宜州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垃圾废弃物——桑树枝,培育台湾秀珍菇,韦孟娥很快从背着家人单干、亏损100多万的个体户,摇身变为一家年产值5000万元的公司董事长。

    这个得到生态广西引导资金扶持的产业,还让韦孟娥在宜州带出了45个种植大户,2000多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近几年,借助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宜州成为中国最大的种桑养蚕基地。“2010年,全市桑园总面积28.6万亩,蚕茧产量接近占全区的1/4,全国的1/12;全市养蚕农户11.9万户45.7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85%。”宜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赵校平说。

    “种桑养蚕,每年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约60万吨被砍下的桑枝,约30多万吨养蚕排放的蚕沙,它们大多被蚕农随意丢在田间地头,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宜州市环保局生态股股长邹永明介绍。

    桑枝,在地头村尾随处可见的废弃物,其实是个宝。

    “用来生产食用菌是很好的原材料。将桑枝打碎,与食用菌种子混合压成棒,放入大棚内,培育食用菌出售,用过的菌棒经过推肥沤制后是极好的有机肥,还可放回桑田种桑。”邹永明说。

    2008年,韦孟娥尝试用桑枝种植台湾秀珍菇,结果一试成功。“口感好,香甜嫩脆,相当受市场欢迎,经常抢着要,卖价比别地出产的菇贵1-2元,还供不应求。”在韦孟娥的带动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参与桑枝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

    2011年,宜州市成为全区最大的桑杆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市拥有菇棚2万多平方米,涉及全部16个乡镇。”赵校平说。

    “45个大户,户均培育食用菌20万棒,年收入20多万元,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投入,当年回本,次年开始赚钱。”韦孟娥很欣慰。

    蚕沙变身有机肥

    种桑养蚕,产生的废弃物中还有蚕沙。

    “这种混合了蚕粪、死蚕、烂渣的垃圾,每年在宜州有30多万吨,经常乱堆乱放,污染环境,影响水质,扩散蚕病。不加以治理,将威胁桑蚕业发展和人体健康。”邹永明说。

    2008年起,宜州推进蚕沙治理,将蚕沙收集起来,加工成有机肥,“这是治理蚕沙最彻底和最可行的模式,也是全国首创。”

    在宜州舜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仓库,记者见到一袋袋成品有机肥。这些像盐一样的黑色小颗粒,就是以蚕沙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出来的有机肥。

    “蚕沙有机肥含氮、磷、钾,养分持久,用它种出来的果蔬口感好,颜色鲜,个大,养花也极好,中国北方市场特别喜欢这样的有机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很快我们就会接到来自广西的第一份订单,1万吨蚕沙有机肥明年将用于广西甘蔗生产。”

    桑枝育出黑木耳

    同样是桑枝种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也另有天地。

    每年,农田都有几个月“休息期”,此时可在稻田里铺上塑料布,把桑枝压成的菌棒露天摆置于上,定时淋水,一个多月后,便可培育出黑木耳。

    记者在环江桑枝云耳生产示范基地看到,80亩的稻田里,白花花几十列菌棒,排列整齐。

    “每年8月下种,10月开始收摘,次年4月结束。一亩一万根棒,可收800-1000公斤干木耳,扣除成本,保守估计每亩纯收入在1.5-2万元。”河池远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更重要的是,这是个生态循环链,收摘完黑木耳,所有塑料布、塑料袋回收,菌棒打碎,经过沤制成为有机肥,直接给稻田当肥料,稻田也不用再施别的肥,种出的稻米味道很好,经过有机认证后比一般的米售价贵。”

    2010年,远旺公司与环江500多农户签订了生态有机黑木耳购销合同,农户种植500亩黑木耳,干木耳产量达42.5万公斤,产值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

    “公司准备新建200亩有机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已申报列入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项目,项目达产后,将辐射环江境内6个乡镇,带动农户700多户,实现农业产值2800万元,农民每户年增收2.5万元。”远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宏林说。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