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浙江绍兴蚕桑业振兴之策分析
 

浙江绍兴蚕桑业振兴之策分析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1-12-16   |  阅读次数:925次

 蚕桑业,这个曾经给过绍兴太多希望与期待的种养业,如今已是日渐衰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浙江省四大蚕区之一,当前绍兴的桑园分散、经营规模过小,给农事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蚕农效益的大幅下降,更直接关系到蚕桑业的振兴,特别是部分主产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弃桑、毁桑、有桑不养蚕的现象比比皆是。

    事实上,相关政府部门没有把蚕桑业列入主导产业加以扶持,也是绍兴蚕桑业没落的一大因素,就目前来看,想重振绍兴蚕桑业可谓任重而道远。

    茧农积极性下降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诸暨、嵊县、新昌曾被列为浙江省蚕桑重点县,全市62个乡建有蚕桑基地6.4万亩,到1990年,全市桑园面积更是达到12.13万亩,其中高产桑园5.3万亩,全市养蚕户达到10.16万户,拥有各级蚕桑技术人员163人,茧产量达到7718吨。2003年绍兴市蚕茧产业协会成立,并经常性地开展蚕桑业业务探讨,对蚕茧产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推广一年养五蚕:春晓、夏蚕、早秋、中秋和晚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专业性协会去年没有参加相关部门的年检,这意味着该组织即将消逝。

    由于养蚕规模大幅缩水,蚕茧收购站纷纷撤销,待到蚕茧收获季节,茧农由于信息闭塞,千辛万苦收获的蚕茧,价格任由收购商斩压。绍兴县平水镇横路村的蒋炳良告诉记者,以前蚕茧有统一收购价,现在是蚕茧贩子倒买倒卖,在茧农这儿压价收购,然后高价卖出,类似现象严重影响了茧农种桑养蚕积极性。

    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绍兴服装行业协会会长王志坚表示,绍兴作为丝绸之乡、纺织品基地,保守估计每年需原料茧约7000吨以上,目前绍兴年蚕茧产量初步估算不会超过2000吨,蚕茧生产尚有5000吨缺口。

    由于全市蚕茧生产能力不足,大批丝绸企业不得不从外省购入蚕丝,部分企业甚至远赴广西、云南等蚕茧主产区收购。王志坚呼吁,作为全省曾经的四大蚕茧生产基地,绍兴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出优质蚕茧,如果绍兴的蚕茧能自给自足,对于绍兴的丝绸服装家纺等行业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2004年以来,茧丝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蚕茧价格也屡创新高,而且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茧丝市场的宏观调控,行情好转和政府监控力度加强,为未来优化老基地、发展与巩固新基地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蚕桑业该如何振兴

    本报关于绍兴蚕桑业的连续报道,引起了绍兴“老蚕桑”们的强烈关注。

    绍兴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绍兴蚕桑业确实处于没落期,呼吁政府部门能以抓主导产业那样给予切实关注,如绍兴县在抓花卉、茶叶、毛竹、干鲜果四大产业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记者查看2011年绍兴县出台的系列农林业政策文件发现,对蚕桑业的扶持基本没有,实际上相关的扶持政策其他各市(县)同样也难以觅见。

    一边是蚕茧价格高歌猛进,一边是蚕茧产量直线下降。绍兴的蚕桑业究竟该如何振兴?

    绍兴县平水镇横路村的蒋炳良认为,以前大部分养蚕村亩桑产茧可达100公斤以上,现在只有50公斤左右,如果政府能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通过优化工程、整合零星量低桑田、改造树龄老化、平整土地、优良品种,亩桑产茧比提高2~3倍是不成问题的,即使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甚至桑园面积略有减少的情况下,蚕茧产量也能稳定增长。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