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四川宜宾市10万亩蚕桑产业带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四川宜宾市10万亩蚕桑产业带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来源:四川蚕业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1-11-09   |  阅读次数:271次

 在“十二五”期间实施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建设,是四川宜宾市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全省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市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做出的重要举措。2011年,是贯彻实施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函〔2011〕112号)的第一年,项目建设县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和布置,科学制定规划,完善实施方案,落实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为切实推进宜宾市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建设工作,珙县、高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珙县进一步完善了蚕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县政府县长亲自任第一副组长,同时还成立了蚕业产业化发展指挥部,协助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抓好“千亿增收和10万亩循环蚕桑产业带”工程建设,形成了县委、县政府两个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与指挥部具体抓,县级部门共同抓,县乡村三级联动抓的领导格局。高县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10万亩现代蚕桑产业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政府办主任、县委农工办主任、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农田办、蚕业办、财政局、交通局、水务局、立华蚕茧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蚕桑管理体制,明确由县农业局作为10万亩蚕桑产业带建设项目总牵头单位,县蚕管办及相关部门配合,细化了相关部门职责,并把10万亩蚕桑产业带建设纳入专项工作考核和全年目标综合考核。


    (二)细化方案,配套措施。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府办函〔2011〕112号)要求,为切实推进现代蚕桑基地建设,高县、珙县结合实情,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和方案。珙县把蚕业产业化发展摆上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把千亿增收工程和循环蚕桑经济产业带工程纳入现代蚕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县蚕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在认真调研分析和积极探索的前提下,科学定位全县蚕业产业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并审定通过了《珙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丘陵山区5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建设规划的报告》(珙府〔2011〕52号文件)。高县政府召开常务会,专题研究高县蚕桑产业发展和产业带建设工作,并制订了《十二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和《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建设工作方案》,配套了专项项目经费和工作经费。

    (三)严格标准,认真实施。为确保2011年产业带项目建设内容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县认真进行规划落实,制定具体建设标准和规格,加强指导,规范建设,各项建设任务顺利推进,有效确保了按期全面完成项目实施内容。到目前为止,珙县规划落实冬季栽桑9296亩,加上去冬今春已栽桑3500亩,能确保在12月20日前全县全年完成栽桑面积13500亩;已完成新建工厂化小蚕共育室86间8600平方米和标准化养蚕大棚658间42770平方米。高县已规划落实秋季栽桑6650亩,加上春季栽桑全年可共建优质桑园10500亩;并已落实开工共育室50间4000 ㎡和大蚕棚150间,预计在11月中旬可全面完成。

    (四)整合资金,全面推进。为全方位有效地推进了产业带建设,项目建设县切实加大了政策的组装和投入力度。珙县采取本级政府配套安排,龙头企业利前投入,县级农口部门项目倾斜,积极向省市争取,蚕农集资投土投劳,乡镇政府打紧帮扶等六个方面筹措产业发展资金,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262.1万元,其中:龙头企业投入1677.1万元,县政府投入375万元,乡镇政府投入200余万元,蚕农筹资投劳近1000万元,主要用于蚕桑基地、养蚕设施和公路水利人行便道等基础建设。高县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的思路和步骤,投入420多万元,硬化产业环线20公里,整治公路35公里,基本贯通所有蚕桑重点蚕桑村,村通户通,不留死角,不留断头路;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00万元在华光、人民等蚕桑开展“五改三建”,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完成惠泽水库西干渠渠系配套,并适时放水两次,极大缓解项目区干旱;在落润华光村、罗场新集村建设“金土地”项目平整土地8200亩。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