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桑蚕保险继续在合川、黔江、垫江、铜梁四区县展开,除铜梁县只有部分试点参保外,其余三区县均采用全覆盖的方式参保。全市春、夏、正秋三季参保蚕种8.61万张,占全市三季发种量的近20%;缴纳保费123.79万元,投保金额3563.07万元;蚕农参保户数达5.22万户,占全市养蚕农户总数的24%,其中报案蚕农2219户,占参保总户数的4.25%,属于理赔范畴的蚕农1828户,占报案农户总数的82.38%,共计理赔金额48.08万元,户均理赔263元,最大一户理赔近8千元,有效的减少了蚕农的损失,保护了蚕农继续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其中正秋完成参保蚕种3.42万张,占全市正秋发种量的27%;缴纳保费41.08万元,投保金额1186.00万元;蚕农参保户数达4.87万户,其中报案蚕农765户,占参保总户数的1.57%,属于理赔范畴的蚕农656户,占报案农户总数的85.75%,共计理赔金额21.85万元,户均理赔333元,最大一户理赔3500元。
由于遭受严重的连晴高温干旱气候影响,全市正秋蚕在饲养过程中损失较大,蚕农报案户数和理赔户数及金额较去年同期都有大幅度增加,较今年夏季也有了明显上升,占到了理赔金额总数的45%。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市外经贸委通过良种补贴、旱灾晚秋种款补贴、蚕桑保险政策等平台,想办法,添措施,加大了对蚕农所受损失的补偿力度, 确保了蚕农利益,并尽力减少蚕农损失。
以合川区外经贸委为例,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蚕农利益,减少蚕农损失:一是蚕桑保险公司对养蚕大户的理赔的倾斜,从赔偿的最高赔偿额度进行理赔,如养蚕大户周为茂正秋养蚕20张,损失35%,获赔偿2205元;养蚕大户杨群养蚕15张,损失45%,获赔偿2136元;养蚕大户潘红川养蚕20张,损失35%,获赔偿2050元;二是对受损较轻的困难户、需要帮扶的蚕农也赔偿了蚕种种款,如渭沱镇雨台村李红金养蚕0.5张,损失20%,也获得45元赔偿;三是利用保险理赔的契机,蚕桑专业技术人员会同保险人员到农户家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抗高温干旱,减少损失;四是利用保险培训会免费给官渡、燕窝等镇养蚕户送去纸板方格族具8500片,并召开了现场技术培训会,帮助他们提高蚕茧质量。
通过这些举措,蚕农、养蚕大户等得到的实惠,减少了因高温干旱所造成的损失,保护了蚕农的利益,增强了蚕农保险意识,重拾蚕农饲养晚秋蚕的信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