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广西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助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广西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助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1-10-08   |  阅读次数:359次

  2001年以来,广西在狠抓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贫困村重点产业开发、着力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等措施,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成效明显。与此同时,产业链不长、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亟待破解。

    产业化扶贫促成特色产业带,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通过发放产业开发补助等方式,广西十年来累计扶持贫困村发展种植业279.01万亩,其中香料23万亩、林果44.37万亩、中药材29.12万亩、桑园30.12万亩、剑麻和板栗的面积分别为24.38万亩和11.2万亩。除种植业外,还改造低产经济林果41.35万亩,发展水产养殖水面1.1万亩,养殖牛、羊、猪等家畜38.65万头(只),饲养家禽569.26万羽等。

    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发展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南宁、贵港、崇左、来宾等地的蔗糖产业,百色市右江河谷的蔬菜产业,蒙山、宜州、忻城等地的桑蚕产业等。这些特色扶贫产业既给贫困山区农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又拓展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已成为当地农村脱贫、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0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约1560万亩、产量6800万吨;桑园面积210万亩、鲜茧产量21万吨;木薯种植面积约350万亩,鲜薯产量约550万吨。蔗糖、蚕桑、木薯、速丰林等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香蕉、食用菌、蔬菜、油茶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

    农民致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十年来,广西投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近2亿元,依托培训基地、龙头企业等平台,对100多万贫困农户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了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科技致富能力,贫困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

    在大石山区的忻城县北更乡犀牙村,种桑养蚕已成为这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村前的桑田里,不少妇女正忙着用背篓采摘新鲜桑叶。村民石晓金告诉记者,自己家2亩地以前是种玉米的,每年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元,难以养活一家人。从2005年开始种桑养蚕后这2亩地每年可喂养11-12批蚕,能给自己带来1.5万-1.6万的收入。“比以前种玉米强多了。”石晓金说。

    据统计,2006-2010年,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782元增加到2010年的3454元,年平均增长14.2%,增幅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536元增加到2010年的3037元,年平均增长14.6%,增幅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壮大扶贫支柱产业

    “十一五”期间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广西各级扶贫部门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第一,因地制宜,选准扶贫产业。深入进行科学分析论证,选准市场前景好、有龙头企业带动、资源支撑面广、受益面宽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发动和引导贫困农户广泛参与,并尽可能将贫困村、贫困户纳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

    忻城县北更乡犀牙村原本是全县78个贫困村之一,全村仅种植玉米、黄豆等作物,农民增收渠道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低。近年来犀牙村根据当地实际引进桑蚕业,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980元提高到2010年的3350元,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第二,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有实力的各类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建立基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在通水、通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扶助等方面给予扶贫企业优先扶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广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到产业化扶贫中,努力实现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使这些企业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广西有113家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村的种养业进行了对接,其中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22家,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91家。这些企业带动发展的产业覆盖了广西90%以上的贫困村,扶持农户150多万户,人口550多万人。在这些企业的积极带动下,贫困地区的产业迅速发展,贫困群众的收入得以较快提高。

    第三,加强资金管理和做好扶贫培训。“十一五”期间,广西投入贫困村产业开发的财政扶贫资金达5.59亿元,实行严格的专户管理,按进度拨款。同时,对产业开发的项目内容、规模、到户贷款额度、扶持对象等内容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广西还积极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依托74个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63万人次;投入实用技术培训资金5000万元,使大多数贫困农户能够掌握一两门农村实用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壮大扶贫支柱产业。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广西注重将示范基地建设、连片开发、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桂林市培育了16家扶贫龙头企业,成立各类专业协会140多个,形成了西红柿、红提、油茶、罗汉果等11个优势产业基地,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730元增长到2010年的3642元,年均增长17%以上。

    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吴宇雄表示,忻城县作为一个石山面积占比65.7%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桑蚕业已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种桑养蚕成为当地农村脱贫、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0年忻城县桑蚕生产总产值达到6亿元,农民人均蚕茧收入达到1538元。

    农业产业化扶贫“任重道远”

    经过多年努力,广西的产业化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在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仍处于产业化水平低、规模较小、竞争力有待加强的发展阶段。

    一是发展基础薄弱。广西是后发展和欠发达的地区,不少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比较落后,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有实力的扶贫龙头企业太少,其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仍待加强。同时,受自然条件限制,一些地方发展生产的条件还很恶劣,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营粗放,优质品种比例较小。

    二是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基础条件较好,扶贫产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有的地区则呈现出扶贫产业零星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的状态。在这些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落后,产业链不长,集群化水平也不高,规模经营不足,物流业也不发达。这些因素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构成较大制约,难以在短期内赶上条件较好地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大量资金投入。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章良表示,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广西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些山区,群众要求解决基础设施困难的呼声仍然较高。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将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功效,既使产业化扶贫取得实质性进展,又能较快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面貌,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