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象州县桑蚕产业发展纪实:强劲的“火车头”
 

广西象州县桑蚕产业发展纪实:强劲的“火车头”

来源:广西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1-08-08   |  阅读次数:601次


    漫山遍野的桑园翠绿满目,成千上万的蚕宝宝在“蚕床”享受美食,茧站里前来卖茧的蚕农络绎不绝,自动缫丝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时下的广西来宾象州,桑蚕产业一派生机盎然。

    目前,象州县桑园总面积达25.1万亩,仅鲜茧产值就超过10亿元,已成为全区桑蚕产业的一面旗帜。

    科学定位谋发展

    自2000年以来,象州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把桑蚕业确定为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以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该县先后制定《桑蚕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致力打造全国桑蚕大县、桑蚕强县,力争十一五期末桑园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实现农民人均蚕业收入1000元以上;实现茧丝绸加工年产值达10亿元。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蚕桑已成为象州县继蔗糖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据统计,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5.1万亩,总产鲜茧2.7万吨,产值达8.9亿元,农民人均有桑面积、产茧量位居全国第一;茧丝绸加工实现工业产值达6.7亿元;桑蚕产业实现总产值近16亿元。

    依靠科技增活力

    象州县在稳健扩大桑园面积的同时,坚持实施“科教兴蚕”战略和“优茧工程”,通过政府扶持、资金补贴等方式,全面引进和推广桑树良种、家蚕良种,建立优质桑园示范和良种蚕养殖基地;大力推广应用大棚养蚕、小蚕共育、方格蔟上蔟、省力化养蚕等新技术。“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实施区级以上桑蚕生产科技开发项目3个,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

    全县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蚕业技术服务网络,实现县有蚕业服务站、乡镇有专业技术员、村有辅导员,经常不定期举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为蚕农做好桑蚕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确保农户养蚕高产、高质、高效。目前,全县种桑良种率达100%,小蚕共育普及率90%以上,方格蔟上蔟应用率90%以上, 缫丝质量普遍达到4A以上、部分达到6A等级。此外,该县还强化科技推广,给桑蚕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种桑养蚕现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685个村屯,从事种桑养蚕4万多户24多万人,产茧达万担的乡镇有8个,达千担的自然村有116个,2010年农民人均养蚕收入2900元。

    拓宽产业求效益

    象州县坚持以工业化思路谋划桑蚕业发展,先后引进多家全国著名的丝绸和服装加工生产集团企业到象州投资,现已建设茧丝绸加工企业6家、丝棉被加工企业4家,全县已建成自动缫丝生产线45组,年加工干茧3300吨以上,生产生丝1100吨。2010年,全县桑蚕生产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6.7亿元,缴交税金近1000万元。

    在发展茧丝绸深加工的基础上,该县还引进以种桑养蚕所产生的桑杆、蚕沙等为原料的三家企业,投资建设加工桑杆纸浆、蚕粪叶绿素等项目,发展桑蚕业循环经济。仅此一项,全县农民每年可增收8000多万元。

    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制种、缫丝、织造、印染、服装加工于一体的蚕桑产业化体系。蚕桑业,已成为象州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龙头”,成为象州县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强劲发展的“火车头”。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