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宜的桑品种是获得优质高产桑叶的基础,也是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先决条件。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调查认为,适宜北方蚕区栽种桑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荷叶白:原产浙江。树形开展,枝条粗长,较弯曲,发条数多,花果少,叶片中等,产叶量较高,叶质较好;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较耐寒;属中晚生桑,适宜山区栽植,不宜栽植过密,养成低、中干树型。
(2)桐乡青:原产浙江。树形直立,枝条粗长而直,叶色深绿,叶片大,叶肉厚,花果椹较多,发条数中等,产叶量较高,叶质好,秋叶硬化早;发芽较早,成熟快,是中生中熟桑;喜肥水,适宜平地和梯地密植,养成中、低干树型。
(3)陕桑305:陕西省蚕桑研究所培育,为无性系同源三倍体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强等优点,枝条粗壮稍弯曲,节间较密,叶色深绿,叶片较大,叶肉厚,无花果,产叶量高,在高水肥地块亩产叶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属超高产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全国都有较大面积推广。适宜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平坝地栽植,亩栽植密度800~1000株左右,以养成中、低杆树型为佳。
(4)陕桑402:陕西省蚕桑研究所培育。为无性系同源四倍体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耐瘠等优点。枝条粗壮直立,节间密,叶片对生,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叶肉厚,无花果,产叶量高,最高亩产达2500公斤以上。适宜多种立地条件下栽植,亩栽植密度1000~1200株,以养成中、低杆树型为佳。
(5)育71—1: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培育。树冠开展,枝条直立粗壮,节间较密,叶色深绿,叶片较大,叶肉厚,花果少,产叶量高,叶质优;发芽早,发芽率高;抗旱性、抗病性较强;适宜平地和梯地密植,养成中、低干树型。
(6)7307: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培育。树型紧凑,枝条直立粗短,叶形大,叶肉厚,节间密,产叶量高,叶质好,秋叶硬化迟;抗病性较强,耐肥水;根系发达,扦插成活率高;适宜密植,春蚕迟用叶,采叶留柄,勿撕破树皮。
(7)农桑8号:浙江省蚕桑研究所培育。属杂交桑品种。早生、早熟、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树型直立,枝条长而稍弯曲,发条数多,侧枝少,皮色青灰,节间密,耐旱耐瘠,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平原、山区、丘陵、海涂均可种植,在易旱、土壤贫瘠、桑细菌病和桑黄化型萎缩病疫区种植,均能获得好收成,在水丰肥足的条件下栽培,长势更旺,产叶量更高;树形直立,栽植宜稍密;发根力强,可扦插繁殖。但此品种抗寒性较差,不适合秦岭以北地区栽植。
(8)甜桑:陕西子长县地方品种。树形稍开展,枝条细长而直,叶心脏形,叶肉较薄,叶色深绿,叶面光滑,开雄花、无桑果;发芽早,成熟适中,硬化迟,发芽率高,发条数多,产叶量中等,叶质中等;抗旱耐寒性强,抗萎缩病,适宜在坡、坎和四边零星栽植,养成中高杆树型或乔木桑。
(9)勺桑:河南省平县地方品种。树形直立,枝条细长而直,叶片卵圆形,象勺状,叶肉较厚,叶色深绿,叶面光滑微皱;发芽率中等,发条数多,侧枝少,桑果少,产叶量中等,叶质优。易感黄化型萎缩病,耐旱、耐寒性较强;适宜养成高干或乔木树型,养成成中低干树形应适当密植。
(10)黑格鲁:山西省地方品种。树形稍开展,枝条中粗,长而直;叶片卵圆形,叶肉较厚,叶色深绿,叶面光滑微皱;发芽率较高,发条数多,侧枝少,桑果少,产叶量和叶质中等。耐旱、耐寒性较强;适宜养成高干或乔木树型,养成中低干树形应适当密植。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