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中国丝绸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国丝绸发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中国茧丝交易网  |   作者:鲜述骅   |  发布日期: 2010-12-15   |  阅读次数:1044次


若 无 远 虑  必 有 近 忧 
中国丝绸发展的若干思考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做好“十二五”时期的规划。此时此刻,回顾我丝绸行业近年来的表现,不少问题值得有关政府部门、专家深思、考虑!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对我国丝绸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金额和出口量的背离。表面看,今年前三季度的丝绸出口金额高于去年同期,但出口量却低于去年同期,这是量减价增的结果,在此情况下,金额增幅低于其他商品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说明,高昂的丝绸价格对出口终极市场的制约效应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当前秋茧的收烘工作已临近尾声,而秋茧是我国蚕桑业的重要收获季节,各地鲜茧收购价再创新高。江苏东台市上茧收购价格每公斤超过40元;广西宜州地区第三、第四批茧子收购价也超过了38元每公斤。其他各地的收购价格基本上也在35元每公斤以上,高于春茧。至此,几乎可以说:今年鲜茧收购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以上;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茧价更是比去年同期上涨80%以上,创下15年来新高。从今年春干茧向丝厂销售转移、进仓入库的情况来看,全国干茧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罕见上涨,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盘面干茧交易价截止20110625前一直是10万/吨以上,甚至有的月份超过11万/吨;同是20110625前的B丝交易价均是36万/吨,有的月份接近37万/吨,年初形成的茧丝价格历史性标高不断被刷新!

    这主要原因是缫丝环节蚕茧供需失衡:一方面,2008年丝绸市场低迷,使得鲜茧收购价偏低,打击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南方省份蚕农弃桑改种现象加重;加之09年雪灾和今年年初西部省份的干旱天气,蚕茧产能受到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缫丝业受家纺等下游生产企业骤然增多的拉动,生丝产能大大增加,丝厂对原料缺口心理预期的放大;加上一些非正常的人为因素,使得供求关系剧烈变化,导致茧价大幅上涨。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完全消退,欧美市场仍然疲软,加之人民币被迫升值和国内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茧价飙涨引发丝绸行业后道生产成本的上涨,首先是生丝的价格,这一价格“洪峰”很难在产业链终端——下游各生产、销售环节中得以同步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高企,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许多丝绸企业被迫选择了缩产、关门、转业;同时,也激励了一批企业在困境中“创新突围”,艰难前行。

    当前丝绸行业矛盾的错综复杂性在于:一方面茧价对于降低工农业剪刀差、刺激蚕桑扩大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高价的丝绸原料及其制成品出口困难,内需市场又难于消化。有人已经匡算过一笔账:单是上半年,各种渠道的供丝总量与各种用丝消化总量之比就接近多出一万吨蚕丝。由此可见,供大于求的形势正在孕育、发展中。奇怪的是,今年的价格飙涨与前几次价格发飙有所不同,不在呈较为标准的正态形态,价格波峰随时间推移向上发展,一反价格波峰回归时间短的常态。诚然,今年确有其特殊性:在通胀的环境下,工、农业原材料和产品及CPI持续走高,棉、毛、特别是化纤今年都持续涨价。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商品是否与某些农副产品和房地产一样受到业外游资的爆炒而呈泡沫现象呢?不管怎么说,可以预言,此时此刻,丝绸的供大于求与价格飙涨的同时到来,对行业的创伤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高企的茧丝价格,也支持了境外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茧丝业发展,长期来看,必然会使得我丝绸出口市场更加狭窄和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            

 丝绸生产由盛至衰最先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时是机会来临,最先实现转移的是种桑养蚕,然后才是织造染整。自改革开放算起,我国已经有了30年迅速发展时期,这30年里我国的丝绸特别是丝绸工业和服饰业发展很快,其在分布格局和企业规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在国资大举撤退以后,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状况开始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

    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小城镇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种桑养蚕业已经逐渐转向西部地区。我国的西部濒临东盟、南亚诸国,正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中央把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作为“十二五”计划的重中之重,所给与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基本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一致。可以预见我国西部不久将迎来新的一轮大开放大发展,东部蚕业迁移的充分必要条件将出现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丝绸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很可能如同西方国家一样,会逐渐地衰退下去,丝绸生产的主角将逐步转移到更具生存发展潜力的地区去。这样的推断,今天看来,已经不是“杞人忧天”的事情了。

    最显而易见的事例就是我国东部地区丝绸行业各个环节的从业者越来越少,后续乏人的局面已经形成:

    •至少在江浙两省,农村种桑养蚕的人几乎都是不能外出做工而在家留守的老弱病残者,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

    •在丝绸工业企业,熟练工缺乏是困惑企业的难题,车间班组长、操作骨干、工艺设计人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老化且后继无人。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祖传工艺亦无人传承。有人担心:自唐代就成为贡品的“吴绫”,今后很可能只能在史册中见到。

    •在营销环节,既有丝绸商品知识,又有经营贸易才能的年轻一代几乎不存在,而企业要培养一个二者兼具的业务员,同样也是很难的事情。

    •从现有高等教育的情况来看,问题就更加明显:以丝绸冠名的专业院校完全没有了,甚至在大学里的专业院系也没有了。而在此前,全国除有浙江、苏州两所专业丝绸工学院外,在数所重点农业院校里还设有蚕桑或丝绸院系,从种桑养蚕、制丝、丝织到花型服装设计等相关基础理论到技术操作进行系统灌输教育,为我国丝绸业的今天培养了宝贵的专业人才。而今天,历经数代人的、纯粹的丝绸教育从高等教育领域的隐退,是否预示着丝绸业未来的前景和命运呢?

    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丝绸行业最大的两个因素仍然是蚕茧供应和丝绸(成品或半成品)的需求形势。蚕茧供应量与茧、丝价格是反比关系;需求形势与供应价格一般是正相关关系,但稳定合理的供应价格反过来对需求起着促进作用;而起伏不定且过高的供应价格抑制需求的增长,这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今年我国的茧、丝价格对消费的抑制效应必将逐渐显现。近年来数次行业乱象,问题就出在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起伏,加上市场上投机因素兴风作浪,极大的破坏了茧、丝生产力,也令许多长期经营中国丝绸的外商丧失信心,最终又丢失了我丝绸在纺织商品中的份额。究其原因,既有自然灾害的因素、也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然而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行业内部原料供给与加工能力长期不配套所致。确实,这是个难点,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也还没有完全处理好。由于蚕茧生产和缲丝规模分别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在当前条件下,矛盾冲突对立的唯一表现就是极端价格,这是一种危害程度极大的行业无政府主义状态。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