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国家973项目“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通过结题验收并获高度评价
 

国家973项目“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通过结题验收并获高度评价

来源:西南大学  |   作者:西南大学   |  发布日期: 2010-11-19   |  阅读次数:355次

20101027,由我所夏庆友教授任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课题结题验收会在渝举行,项目所属6个课题全部通过专家组的评审,并获高度评价。

参加验收会的有科技部、重庆市科委、西南大学等单位领导,课题验收专家、课题负责人及学术骨干等,共计50余人。根据科技部有关批复,课题验收工作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夏庆友教授主持。副校长丁忠民教授到会致辞,市科委徐青副主任、科技部基础司耿庆锋处长出席并讲话。

验收专家组共由13位科研及管理专家组成,覆盖了家蚕、昆虫、畜牧、家禽、海洋生物等学科,涉及基因组学、遗传育种、动物生理、发育生物学、生物工程、动物医学等领域,其中院士4人,973咨询专家3人。分别是:向仲怀院士、陈焕春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徐洵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张改平院士(河南省农科院)、张芝利研究员(北京市农科院)、陈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张家骅教授(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冯启理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胜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李龙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耿庆锋处长(教育部基础司)和曹阳处长(重庆市科委)。各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分别来自西南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植生所、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江苏大学等单位。出席会议的还有西南大学科学技术处肖亚成处长、王豪举和李雪梅副处长等。

各课题负责人对5年来课题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演示。验收专家组围绕各课题研究计划完成情况、实施效果、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创新性、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评议。6个子课题全部获得了优秀

验收专家组评议认为,项目各课题围绕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了国际同领域先进水平。在遗传连锁图谱方面,构建了与经典连锁群对应的家蚕SSR标记分子连锁图谱,以此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定位了一批家蚕重要突变基因;在家蚕蛋白质组分析方面,研究获得了家蚕丝腺等重要组织蛋白质表达谱与蛋白质序列数据,分析了重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在家蚕基因组序列与结构分析方面,不仅整合中、日家蚕基因组测序数据,完成了家蚕基因组序列与染色体整合的基因组精细图,而且完成了40个蚕类基因组重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高精度遗传变异图谱,使家蚕成为率先完成框架图精细图遗传变异图三部曲的少数物种之一,奠定了家蚕基因精细定位、克隆鉴定的坚实基础;在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分析方面,系统分析了家蚕丝蛋白合成、发育变态、免疫与抗性、性别调控等的相关基因家族及调控网络,对其关键基因进行了克隆鉴定,形成了分子改良的理论基础;在家蚕品质分子改良与素材创新方面,基于基因组与基因功能研究基础,研究建立了高效转基因技术体系,通过转基因及分子辅助选择,创制了彩色丝、抗病毒等一批育种新材料,并育成转基因绿色茧(丝)等实用品种进入中试;在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的拓展利用研究方面,获得了一批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反应器素材和遗传素材;在家蚕作为鳞翅目害虫防治模式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项目研究不仅取得了一批理论及素材成果,还建立了具有长远支撑作用的家蚕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平台,包括基因组数据库与生物信息平台、大规模基因筛查技术平台、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转基因及基因干涉技术平台、基因定位克隆技术平台等。

6个课题正式发表了500多篇论文,其中SCI论文近200篇,包括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PNASGenome Biology等杂志上各发表1篇在内的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出版专著5部;申请专利90多项,其中已授权30多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20余项,并获“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建国60周年重庆市十大科技事件”等成果荣誉。项目成果被列入党的十七大新闻发布内容、建国60周年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和上海世博会重庆馆展览,国家领导人也多次给予肯定。同时,培养了一支优秀研究队伍,其中新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重庆市“两江学者”等省级重要人才计划人选10余人次。培养博士研究生90余名,硕士研究生300余名。

5年来,在我所的牵头组织下,得到十多家兄弟单位的通力协作,在60多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家蚕功能基因组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国家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勇挑重担,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凝聚国内外蚕学及昆虫学科优秀科技人才和科研骨干团队,加强国内外合作,辛勤耕耘,为开拓现代丝绸之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