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蚕俗传承有序生动有趣 华美丝绸出蚕乡
 

蚕俗传承有序生动有趣 华美丝绸出蚕乡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0-12-06   |  阅读次数:890次

江南四月,蚕花纷呈——在“中国蚕桑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后的第一个蚕花胜会之际,我走进杭嘉湖平原的美丽蚕乡,走进最早的丝织物出土地——距今约4700年的钱山漾文化遗址。
  蚕乡,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乡,家家栽桑,户户养蚕。
  “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宋代诗人范成大《缫丝行》诗句中描写的农妇养蚕煮茧缫丝的景象,今天又在洲泉镇上新开张的“中国江南蚕俗文化博物馆”里再现。
  现场演绎是中国江南蚕俗文化博物馆的最大特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世上那最为华贵、高雅、飘逸的丝绸,却出自一双双长满粗茧的手——十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婆婆各就各位,看上去制作丝绵的方法好像不难,但是真要动手,没点经验根本做不来。蚕结成茧,但怎样变成了丝,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当看到孙婆婆踩着缫丝机双手穿梭,那一个个茧里的丝就像跳舞的精灵一样不停转动,我恍然大悟:原来“抽丝剥茧”就是这么来的,太贴切了。
  “在江南民间,至今还普遍保存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缫土丝等传统手工技艺。”馆长张新根说,这里展现的是以前农村妇女络丝和经纱的场景。这道工序需要多名妇女协力合作才能完成,把丝线按颜色搭配好,经过经线、刷机、掏综、闯杼、拴机等工序,才可以开始上机织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蚕丝到织成绸布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从而也真切地体会到“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
  也许,比起做清水丝绵,缫土丝更是一门细活儿。在余杭塘栖塘北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蚕桑文化。十几位有着养蚕纺纱绝活的老婆婆,也成了当地的大明星。
  今年74岁的史英珠手脚麻利地缫土丝,一个个蚕茧在滚水浸泡、搅拌下,吐出闪闪发亮的真丝。旁边79岁的仲雪娥说,她从19岁那年起就开始缫土丝了,至今她家里还保存着一台近100年历史的老织布机。现在全村约有90%的农户从事蚕桑生产,与蚕桑生产相关的民俗保存完好。
  蚕俗,传承有序生动有趣
  真是不来不知道,蚕桑文化衍生的民俗活动,竟是这般生动有趣。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洲泉镇蚕花水会,在沉寂多年之后又热闹了起来。
  一大早,洲泉镇上的清河两岸就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四邻八方的村民都想争睹蚕花水会暨蚕花娘娘祭祀这一盛典。随着鞭炮齐鸣、鼓乐高奏,祭祀活动开始,在祭祀献鲜花、献祭品、献祭舞、宣读祭文、行祭礼相继进行后,蚕花娘娘任取盘中蚕花佩戴,以保佑蚕花丰收,泽被乡里。
  杭嘉湖一带的蚕桑习俗,至今形成和保留了浙北清明轧蚕花、洲泉双庙渚水上蚕花胜会、乌镇香市等众多的蚕桑生产民俗空间。过去,轧蚕花以蚕农为主,近几年开始,一些国内外的游客也去轧蚕花。轧蚕花活动已从当年的祈求一年蚕茧丰收,变成了如今赶一场数万人的大庙会。
  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孕育了反映蚕事活动、表达蚕农情思的桐乡蚕歌:蚕花调、采桑调、蚕花谣、神歌调……80多岁的老艺人褚林凤能唱一口绝顶好听的蚕歌,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涵盖了蚕桑生产、蚕农生活和蚕乡习俗。
  “一根银丝万里长,吐丝结茧为人忙,四眠四醒不言苦,只为人间着新装……”蚕花庙会上静静倾听,那传唱千年的一首首蚕歌,伴着一幅幅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劳动场景,由远而近。
  “桐乡蚕歌”已被列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蚕歌老艺人褚林凤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桐乡蚕歌传承人。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