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运行情况
1、丝绸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规模以上企业1-8月份生丝产量10.58万吨,同比下降2.58%;蚕丝及交织物50591万米,同比增加12.53%。据协会对部分企业统计,137家丝类企业丝产量10367.48吨,同比下降39.21%,38家织绸企业生产绸缎7926.12万米,同比增长7.07%。
2、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稳步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对3484家丝绸工业企业统计,丝绸工业实现总产值1245.1亿元,同比增长25.8%;主营业务收入1217.8亿元,同比增长28.6%;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69.6%,其中缫丝加工实现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20.1%,丝织加工实现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61.1%,丝印染加工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96.2%,丝制品制造实现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41.4%,丝针织实现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51.3%。全行业利润平均增长幅度高于纺织工业总体52.4%的平均水平近17个百分点,各分行业利润增长对比情况见图一。其它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一。
表一:2010年1-8月丝绸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
图一:2010年1-8月丝绸行业利润情况(万元)
图三:2010年1-8月真丝绸服装出口同比情况
表二:2010年1-8月各省市真丝绸商品出口情况 序号 省市 金额(万美元) 同比% 1 浙江省 87830.05 6.21 2 江苏省 31035.50 19.53 3 广东省 24796.14 1.33 4 上海市 21779.14 6.13 5 四川省 14464.61 4.08 6 山东省 9993.22 51.01 7 河南省 2896.49 14.2 8 北京 2591.02 26.27 9 重庆市 2557.49 11.64 10 青海省 1568.95 44.56 从出口市场情况看,丝绸商品传统主销市场中(见表三),意大利、印度增幅较大,分别达到36.98%、16.66%,日本和香港市场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丝绸出口第一市场美国同比下降0.58%,英国下降幅度更大,达到15.8%,显示出欧美市场丝绸商品需求仍然低迷,而近两年印、巴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继续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对拉动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回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表三:2010年1-8月丝绸商品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序号 国家或地区 金额 同比% 1 美国 46299.65 -0.58 2 印度 30427.50 16.66 3 意大利 20911.27 36.98 4 日本 17020.31 6.48 5 香港 14218.58 7.52 6 巴基斯坦 8535.47 18.38 7 德国 7820.93 8.04 8 韩国 7504.44 6.24 9 英国 6854.47 -15.8 10 法国 6587.19 11.54 总的来看,受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的影响,全球纺织业景气度有所回升,国际丝绸商品消费逐步回暖,从而带动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呈现一定幅度的恢复性增长。但必须看到这一增长很大程度来自于出口价格的全面上涨,特别是生丝和真丝绸缎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平均单价涨幅分别达到44.21%和20.73%,仅有丝绸服装平均单价略微上涨3.19%,可见单价的整体上涨对出口总金额增长贡献较大;而在出口数量方面,蚕丝类出口1.26万吨,同比下降15.26%,丝绸服装出口5398万套(件),同比下降8.36%,仅真丝绸缎出口1.76亿米,同比增长3.06%,价增量减态势明显。因此,如果考虑美元贬值等因素,丝绸商品出口仍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同期水平。 三、茧丝价格高位运行 图四: 2009年1月-2010年9月干茧价格走势图 图五:2009年1月-2010年9月3A级生丝价格走势图 今年以来,茧丝价格在2009年的基础上继续稳步上涨(见图四、图五)。进入9月份,受棉、糖等农产品价格飙涨带动,干茧和生丝( 一是由于前几年茧丝价格过低,尤其是2008年秋茧收购价格远低于蚕农种桑养蚕的成本价,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毁桑弃管现象,造成连续两年蚕茧产量大幅减产(2008年、2009年分别下降15.9%、 17.8%)。二是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缫丝企业产能增长过快,而东部地区并未同步下降,全国缫丝产能已大于原料供应和市场实际需求;缫丝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在亏损状况下被迫加入高价抢购原料的行列。三是今年春季中西部出现的自然灾害影响了蚕桑生产,进一步加剧了原料供应偏紧的状况。四是部分地区收购秩序较为混乱助推蚕茧收购价格的上涨。一些不具备鲜茧收购资格的单位和个人高价抢购蚕茧的行为依然明显存在,严重扰乱了收购市场秩序,加剧了蚕茧资源市场竞争,对原料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五是近年来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全球气候异常频现,农产品加工所需耕地供应呈现下降趋势,使得全球农产品供应增速有限,导致今年棉、糖等农产品价格飙涨,加上在通涨的大背景下,鲜茧价格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对茧丝价格上涨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六是部分炒家借机炒作,抬高茧丝期货价格从中牟利,使得茧丝价格较长时间居高不下,难以回归到正常合理水平。 四、行业发展形势展望 从全行业运行情况看,2010年前三个季度行业经济运行平稳,生产和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从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看,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各种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劳动力、能源、资源、运输和环保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明显加大。二是自今年6月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再次步入了快速升值通道之中,使得丝绸出口成本增加。而随着外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强,可能继续削弱丝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从而影响我国丝绸商品出口的进一步增长。三是企业普遍对出口不稳预期担心增强,受汇率预期波动的影响,为应对内外市场不稳定情况,以外销为主的加工制造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丝绸企业,出现了不敢承接大单、长单的现象,以至于多数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行,产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四是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多次上调,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尤其是丝绸企业大多都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度更大,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五是目前茧丝价格已处于高位运行,企业将随时面临价格调整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综合以上观点,面对当前复杂形势,“调结构、促升级”是当前茧丝绸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企业应当更加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有效传递茧丝原料价格的上涨。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展内需市场,巩固出口市场,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才能及时规避市场波动风险,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从出口省市排名前十位情况看(见表二),丝绸传统出口五大省(市)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四川都有一定幅度增长,江苏增幅最大达19.53%。另外,山东、青海、北京丝绸商品出口呈现良好增长势头,分别增长51.01%、44.56%和26.27%。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