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千阳:争先创优为蚕桑输入科技"能量"
 

【陕西】千阳:争先创优为蚕桑输入科技"能量"

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0-09-13   |  阅读次数:502次

 千阳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依托蚕桑特色产业基础,围绕“蚕桑增效、蚕农增收”,在科技兴桑上大做文章。今年上半年,春夏蚕实现蚕农收入1379万元,同比增长2.6%,使蚕桑产业在逆境中实现新跨越。

在千阳县南寨镇新西村,蚕农张申海家正在养蚕大棚喂蚕,他高兴地说:“今年的蚕好养呀,养蚕4张收入5600多元,张蚕产值上了1400元!”这些都得益于县上给免费发放的科技养蚕设施和桑树营养肥,不但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了,亩养蚕张数也增加了,他家的桑园亩养蚕可达到2.5张。原来常规上做法只知道养蚕要面积大、费力费事,桑园亩产叶量上不去,而采用省力化养蚕和配方施肥技术不仅能实现亩桑多养蚕养好蚕,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每张蚕多卖 100多元。

却挣不了多少钱。”千阳县古丝绸之路重驿,群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是该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累计发展桑园6.9万亩,1.2万户从事蚕桑生产。为突破蚕桑技术的“瓶颈”,千阳县今年安排100万元产业扶持经费对科技推广、新优品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高产示范园进行补助,科技兴桑应运而生。

    蚕种电子催青、小蚕集体共育、大蚕饲养进棚省力化养蚕,熟蚕自动上蔟单间营茧、桑树配方施肥……这些已经改变了原先栽桑养蚕的模式,养蚕多年的蚕农没见过这样的种养法。在春蚕饲养中,千阳县沙家坳水泉村的赵金霞使用县上发放的新型省力化蚕台,按照农技人员指导,她一个人养春蚕1张,产鲜茧102.3斤,收入1350元。“这多亏了科技呀!”赵金霞感叹道。

    “只有靠增强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采用蚕桑丰产集成技术才能使好地务好桑,好桑养好蚕,好蚕结好茧,好茧卖好价。”千阳县农业局的同志说。

    目前,千阳县已引进消化吸收科技成果5项,组装科技成果3项,免费向蚕农发放科技养蚕设施1000多套、速效化肥100多吨,春夏蚕科技转化为蚕农增收300多万元,预计全年可养蚕3万张,蚕农收入2800万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