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如何看待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一)
 

如何看待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一)

来源:财经中国会系列论坛--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0-08-23   |  阅读次数:466次

  编者按:“财经中国会系列论坛--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从农业农村经济、批发流通统计、国际市场形势、金融期货投资、政府宏观调控等多层次多角度,全面而深入地分析研判了农产片价格上涨背后的成因、表现和未来趋势,值得桑蚕茧丝绸行业人士阅读和参考。

   相关阅读:

   如何看待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二):成因和特点

   如何看待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三):国际经济及供需关系因素

    主持人: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来宾,今天参加我们论坛的参会嘉宾主要有: 徐祥临老师,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李国祥老师,是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煜辉老师,社科院金融所社会经济学家兼主任。李昌平老师,大名鼎鼎的,向总理写“三农”问题就是他提出的,他现在是河北大学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喻猛国老师,是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来自一线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统计部部长刘通。新发地可能不仅北京,全国都可以算是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他们掌握着第一手资料,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把刘通老师请来介绍。另外还有和讯网的总编辑王炜,以及各位媒体朋友,我就不多介绍了。下面有请各位嘉宾谈各自的看法,大家对目前农产品价格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有请刘通部长介绍一下当前农产品价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刘通(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统计部部长)
  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中午我得到消息,让我发言介绍农产品的价格情况。临来之前我没有什么准备,我拿来前段时间准备的一个图表,说的是连续三年蔬菜价格的走势,最上面一条线是今年7月份价格走势,它和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用加权平均价来表述,最高的时候高出40%,最低的时候也高出百分之二十一点几,也就是说,7月份比去年同期高出30%左右。它不仅和去年同期相比高,和08年相比高,和07年相比也高。我做过统计数据,2010年6月30日比5月30日高出百分之四十几。
  我们做了46种常用蔬菜价格对比,比去年同期下降的有25种,同期上涨有17种,持平的有4种;月初和月末相比,24种上涨,6种持平,16种下降,有时候上涨的品种多于下降的品种,和去年同期比,下降的品种多于上涨的品种,但加权平均价还是比去年同期高。这里有几个因素:一是冬瓜,从0.2元降到0.18元,降了0.02元也算下降的品种,但大蒜是几元几元的涨,而农产品价格是几分几分降,所以加权平均价上涨的幅度还是比较明确的。
  而我们日常做分析的时候基本不用暴涨这个词,都用明显上涨或者大幅度上涨来表述,不用太刺激的词眼来表述。实际上不光这个上涨,最近这段时间,白条猪的价格也在上涨,而这在CPI里占的比重还比较大,比去年同期高了4.07%,整个来说,到今天这个价格,比7月份的价格还是要低的,7月份白条猪的平均价达到7.95元,接近8元,现在是7.68元,比那时还下降了一些。从7月份最高价出现以后,按07年的发展规律,要到10月末或11月初才能超过7月份的价格,这个期间猪肉消费是淡季
  羊肉稍微上涨1.09%,牛前腱下降1.85%,鸡蛋涨幅比较大,比去年同期高出14.61%。这里也有一个特点,今年4月份我去辽宁,当时孵化的种鸡厂已经关闭,当时小鸡没人要,就没人养了,玉米价格比较高,鸡蛋价格比较低,就不补栏了,造成现在蛋鸡的出栏量下降,导致供应上涨。白条鸡也有一些上涨,很多白条鸡是淘汰的产蛋鸡,鸡蛋贵的时候它也不产蛋,所以价格比较高。
  大豆调和油今年是4.05元,这个油比前两周上涨了0.15元,原来是3.9元,富强粉今年平均是1.35元,前两天1.32元,也涨了0.03元,幅度很小,变化不大。其它的淡水鱼,有些农产品多少都有上涨,也有下降的,特别是蔬菜里,今天和前几天比下降幅度是比较大的。今天我们蔬菜加权平均价是1.195元/市斤,去年是0.58元,和去年相比高出21.94%,比7月份最高的百分之四十几还是多有点拉近了,涨的幅度并不是很大。
水果今年的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造成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现在确实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前几天我到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姜没有炒作,姜农民放到地窖里,市场卖姜的都是直接从农户家地窖里起出来。前段时间我也和辣椒商聊了聊,前几年说炒辣椒把很多人害苦了,很多人没有炒辣椒的意思,认为可以挣钱,想在辣椒上有所动作,去年收的是8.05元收的价格,有三成的水分,现在5.5、6.5元就想赶快卖了,因为今年辣椒马上大丰收。
绿豆有惜售的可能,有人跟我说大蒜,囤了3000吨大蒜,我给他举个例子,市场现在每天市场销售的大蒜是30多车,一车是20吨,平均两天卖完,如果他存了3000吨大蒜,就够我们市场卖十天的,大概占年销量的3%。用年销量3%把另外97%的大蒜价格轰起来,也是不太可能的。
总的来说,农产品价格确实在上涨,有天气的原因,比如前些日子南方降雨比较多,好多菜没了,现在北京的菜要从河北北部的张家口、承德等地去收菜的时候,而南方的商户也要到那儿去抢菜,这是自然的原因。但是也有非自然原因,因为这个价格是年年上涨的,不是今年有灾今年涨,明年没灾就不涨。
  原来我们网上说没灾的时候都有四五种是非自然因素,但这个是缓慢的,渐进的,不明显的,很难说这个菜涨了是因为农民工的工资涨了,还是因为那边土地不行了,施用的化肥太多了,种不了大豆、扁豆导致大豆、扁豆上涨,这是一个潜在因素。但自然因素表现更明显,今天张家口下雨,明天市场菠菜全部涨起来,因为地里全是泥,没法收。自然因素表现明显,非自然因素表现不明显。
  总的来说,总的趋势是上涨的,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是同时存在的。前几天新华社有一个问卷,让我给他填,其中有个问题是关于炒作你有什么看法?我当时填的是游资对农产品炒作的危害远远小于媒体对话题的炒作。当然我们只在我们市场,属于特别微观的,小的范围。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可能是从宏观角度上有其它的事例证明有其它的因素,我们这边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主持人郭哲:谢谢刘部长给我们带来第一手资料,很多做这方面研究的老师也都需要这方面的资料,对他们进一步研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接下来有请喻猛国老师来谈,因为您是做期货的,到底是不是游资炒作或者怎么样,您可能比较清楚。
 
  喻猛国:非常高兴与大家沟通农产品价格方面的话题,刚才我从刘部长身上也得到了很多一手的资料,包括他的很多观点,我觉得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可能是从民生、投资角度给大家有所帮助,今天我想了想,我讲一个题,正确把握农产品价格周期信号。实际上这段时间,我们国内农产品价格有一些上涨,包括中央电视台也采访了,我们看到小麦也涨了近6%、7%,刚才刘部长提到我们蔬菜价格很多都在上涨。
实际上应该说整个国际市场涨得更大一些,媒体都可以看得到,现在俄罗斯天气出问题,粮仓出问题了,使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小麦价格从400涨到800元,最近是700多元,一个月时间涨了近90%,国内来说才涨了不到10%。国际市场上涨,国内上涨,我认为要正确把握农产品价格周期的信号。我讲的第一个题是,历次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都与天气有关。从近几十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来看,农产品每次大涨背后都有它的天气原因,因为我是研究期货的,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应该说它的影响因素是不一样的。
工业品价格周期与经济周期有关,也就是工业品更多与需求有关,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它有需求,价格上升,收缩阶段它没有需求,价格下跌。而农产品更多的是短期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少,比如说吃饭,不可能一个晚上突然多吃了,影响农产品中短期因素更多的是供给,供给变化比较大,供给更多的是天气,如果天气出问题的,它的供给减少。播种面积短期变化比较小,更多的是单产,单产水平就和天气有关,所以,农产品价格变化更多地与它的供给有关,供给也就与它的天气有关。
我研究了全世界几十年来的价格数据,我们发现如果天气持续的出问题,可能农产品价格会大涨。持续出问题是这么个概念,现在国际市场的粮食、农产品,两个半球,一个是北半球,苏联、中国、美国,二是南半球地区,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两个半球如果一个半球出问题了,下一个作物季度,另外一个半球没有出问题,这种农产品价格会短期上涨,短期上涨之后又会跌下来。如果下一个季度另外一个半球出问题了,相当于连续出问题,可能会出现大涨。
或者一个半球连续出问题,比如两年以上出问题,那么有可能农产品价格会上涨。70年代,美国出问题,苏联出问题,后来苏联进口大量的小麦,导致全世界大豆、玉米、小麦价格大幅上涨。95年也是,中国出问题,中国就大量进口,价格就上涨。
07、08年也出现农产品价格上涨,那是因为06年澳大利亚干旱,我们本来生产2000多万吨的小麦,它一下子出口就有2000多万吨,它自己大概用几百万吨,剩下的出口,后来北半球出问题,导致那年价格大幅度上涨,所以,我们要看农产品价格上涨从短期角度来说,如果天气没有持续出问题的话,包括中国的粮食问题,安全是有保障,没有问题的。如果天气连续两个季度出问题,那么我们要关注,所以要把握农产品的价格周期信号。
  还有每次国际市场价格大涨的背后,都有大国的影子,是70年代苏联进口了,然后美国小麦大幅度上涨,95年是中国进口了,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06、07年是印度进口,导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我们国家连续六年丰收,气候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年初的时候西南那边的干旱,前阵子南方的洪涝和现在吉林那边的洪涝值得关注,如果天气持续出问题,或者影响到作物一个季度以上我想可能就会影响到粮食的安全。
第二个观点,我们认为蒜你狠、豆你玩更多是小品种,可能有一部分是游资的炒作,但更多的是内在的供求关系,相对工业品和别的资产价格来说,农产品应该说长期处于低位。我们种植面积增长得非常有限,或者说还在持续下降。农民的比较收益比较低,南方有很多农民本来可以做三季的(两季水稻,一季油菜或小麦),现在只能种一季了,因为水灾等原因。
另外国家对小麦、水稻有保护价,但对小品种像绿豆没有保护,这样对农民影响比较大,价格高没货,丰收的话价格低,农民就完全靠天吃饭,而且我们国家没油价格信号引导农民种什么。实际上农民每年跟着价格屁股后面走,基本每次都是亏钱的。因此这本身有天气的原因,同时我们没有价格信号引导农民去种植。
 游资为什么炒作?为什么大品种没有炒作?比如小麦、大豆和玉米都没有那么大的炒作和价格的涨幅,因为这些小品种很多是批发市场或者远期的电子市场,而这种电子市场很多是民营的,很难维持“三公”原则,或者缺乏一定的监管,导致出现这样的价格上涨现象。
第三,完善我们国家的期货市场品种体系。我们国家反映这个价格信号,为了维护我们的粮食安全,大品种没有出现炒作,小品种有这种情况,如果小品种有了期货市场,我们的生产经营者,投资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管理他的风险或者投资理财,联合炒作,价格上涨打击是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但期货的大豆交割机制使市场形成的价格是公平公正的价格,能够引导农民正确地去生产作物,形成良好的价格机制。
我们现在有很多说法,比如大豆的问题,有人说03年那次大豆行情全军覆没,实际上我们很多行业也是同样的问题,这中间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提到外资的控制等等,实际上我认为更多的是大豆企业,特别是很多民营企业没有运用期货市场这个工具管理它的价格风险,如果管理好的话,比如外资企业管理得好,会正常运转得非常好。
08年那次金融危机,没有期货市场的黑色金属,钢铁行业亏损非常大,有色金属行业价格暴涨暴跌,对他的行业影响非常小。即便与农业相关的饲料行业,鱼粉行业影响非常大,但豆粕行业影响非常小,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运用这样的工具的话,我觉得就能管理好这些风险。比如说大家对大豆的保护赚的钱都被二道贩子赚去了,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比如东北农民卖大豆,二道贩子很难利用信息不对称低价买他的东西,比如去年卖1.3元,你告诉他今年1.5元买你的大豆,他肯定不会卖给你。
为什么?很多村子里有高音喇叭喊着,说今年大连大豆4000元/吨,农民一算,你1.5元买我的大豆我肯定不卖你,1.9元还差不多,你从东北运到大连还要一点运费。这样农民有这种信息,生产者利用这个信息,投资者利用这个信息,就会使市场运转非常有效率。我今天就讲这几点,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