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四川】宜宾珙县蚕业总产值首破2亿元大关
 

【四川】宜宾珙县蚕业总产值首破2亿元大关

来源:《宜宾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0-04-09   |  阅读次数:354次

 近日,记者在珙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将蚕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全县农民稳定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蚕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蚕业,推进蚕业向规模化、经营化、集约化和工厂化发展,并取得了蚕业总产值首破2亿元大关,蚕业工作考核全市排名第一,综合发展实力跃居全省第二的好成绩。43日,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张伟鸣一行专程到珙县考察了蚕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珙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业产业,改变传统蚕桑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经营机制和思想意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蚕业,用实用的科学技术设备装备蚕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蚕业,用现代农业标准培育蚕农主体,用工业的理念发展蚕业,推进蚕业向规模化、经营化、集约化和工厂化发展。去年,该县加大投入力度,在生产发展、桑园保护、设施建设、彩茧试养、科技开发、市场开拓、综合开发上共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171万元,并对蚕业发展实行目标考核和蚕业风险保证金制度,要求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管领导每人交风险保证金1000元,按绩实施奖励;该县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建设丰产密植桑园,他们按照“成片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建成总面积8.5万亩的三大蚕桑基地;突出规范化饲养,建立标准化共育室,保证小蚕共育三龄达100%,全面推广室外蚕棚、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簇;以科技支撑、循环发展,由珙县县委、县政府投入研发资金20万元,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投入研发资金50万元,成立了全省首个蚕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科技研究力度,大力实施桑园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以桑枝条生产食用菌,探索“桑—蚕—菇—肥”循环蚕业经济发展模式获得了成功,并在桑园套种黑红苕、黑花生等经济作物。

  据悉,2009年该县落实桑园综合开发面积1.28万亩,综合开发示范点25个,启动了底洞镇、孝儿镇、玉和苗族乡等7个乡镇、32个村260个社的蚕业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建4个工厂化养蚕示范基地,3个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实现发种10.32万张,同比增发9979张,增长10.69%,生产鲜茧8.06万担,同比增加9164担,增产12.82%,销售丝绵被4.7万床,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出口优质生丝、丝绵被等产品到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创外汇110万美元;蚕业总产值首破2亿元大关,同比增加7567.99万元,增长62.9%,蚕农栽桑养蚕综合收入达1.23亿元,实现 “万担茧乡镇”3个,“百万元村”15个,25万元的养蚕专业户455户。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