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嘉兴市蚕桑丝织技艺实现“世遗”零的突破
 

嘉兴市蚕桑丝织技艺实现“世遗”零的突破

来源:浙江在线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12-21   |  阅读次数:891次

  浙江在线1217日讯 昨天,2009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年会在嘉兴召开,全省各地市在会上交流了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经验。嘉兴市文化部门亮出的生态和基地传承受到一致好评。从项目申报到生态传承,被认为是非遗保护的质的提升和转变。

  嘉兴蚕桑丝织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昨天的年会上,各地都总结了自己的非遗申报成果。我市目前已有7项国家级非遗宝贝、44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还有111个市级和423个县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还有8位国家级民间艺术传承代表,17位省级传承代表和60位嘉兴市级传承代表。今年下半年,我市又推荐了17项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行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日前已有好消息传来,17个项目中的嘉兴端午习俗、桐乡蚕歌和海宁“五梅花”等5个项目已经初步通过审核,另外的12个项目还有少量相关资料要补充。

  最让嘉兴文化工作者们高兴的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公布的76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有22个项目是中国的,其中就有嘉兴参与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这也意味着嘉兴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零的突破。目前,我市已开始规划将“嘉兴灶画艺术”项目申报下一届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力争再为我市赢得一个世界文化宝贝的项目。

  多个文化生态区

  和基地即将亮相

  昨天的年会上,嘉兴市文化局也公布了明年的非遗保护计划。将编撰出版《越韵吴风——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多卷本,其中包括《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成》、《嘉兴民间文学》、《嘉兴民俗》和嘉兴的传统音乐、美术、手工技艺等11个分卷。

  除了用文字图片记录传承外,文化生态区和活动基地成为我市非遗传承的最大亮点。据介绍,2010年我市将承办中国端午节庆活动,把嘉兴作为全国端午传统习俗的集大成之地予以推广。抓住我市的蚕桑丝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机,把嘉兴打造成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基地。继之前我市推出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的嘉兴灶画艺术生态保护区之后,2010年将重点规划以桐乡和海宁为主要基地的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秀洲区渔民习俗生态区、秀洲区稻作文化生态区等保护试点。同时将推出南湖区的半墩七夕节、桐乡清明蚕花节和秀洲区新塍元宵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基地试点。此外还将设立桐乡蓝印花布、海宁元宵灯彩、南湖区嘉兴掼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试点。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