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桑海钩沉:春蚕无桑丝方尽
 

桑海钩沉:春蚕无桑丝方尽

来源:滁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作者:江平   |  发布日期: 2009-12-04   |  阅读次数:1015次

在生命净化的大舞台上,老祖宗能为人类供给食物、衣物和玩物的虫,叫天虫!为记起对人类文明的突出贡献,人们美其名曰:蚕。蚕以桑为伴,桑以蚕为名,蚕和桑在滁州大地上结下了不解之缘。

  滁州蚕桑生产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战国时代,现在的凤阳县境内。到唐朝,滁州市的凤阳、嘉山(明光)、定远、天长、清流(滁县)、全椒、永安(来安)均有桑园种植,在唐宋时期,全区产茧量至少在5000担以上。明朝时期,凤阳县桑园面积大约1400020700亩。清朝后,凤阳县在淼泉寺设立了安徽省柞蚕传习所,天长、来安设立树艺公司。1934年,全椒县建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蚕桑指导所,发给湖桑4万株。但在解放前夕,由于战争的破坏,我市的蚕桑事业是奄奄一息,1949年,全地区产茧量仅有1115担。

  建国后,滁州市蚕桑生产受到政府的重视,设置了管理机构,配备了技术人员,1958年,安徽省农业厅在滁县沙河集建立了蚌埠专区蚕种场,占地3000亩,建有蚕室和消毒灶,1959年栽湖桑苗10万多株,先后制过桑蚕、蓖麻蚕和柞蚕种,当时年制桑蚕种量达6000张左右,全地区蚕茧产量达3015担,比1949年增长近两倍。但在六十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养蚕物资紧张,群众很少养蚕,蚕桑生产受重创,1962年全区产茧量只有201担。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又逐年增加,1964年天长县出现了80亩连片桑园,成为全地区第一个成片桑园,1966年,全区桑园1527亩,产茧2977担。

  滁州市蚕桑生产真正发展是从上世纪70年代后,在安徽农学院蚕桑系的帮助下,我市各地继续发展桑园,并由零星种植逐渐转向成片集中种植。1980年,全区桑园面积达3284亩,产茧4804担。

  80年代后,蚕桑生产被我市各地列为农业开发的重点项目,各县市都设立了专门的蚕桑管理机构,配备了技术人员,滁县地方财政也拿出资金对栽桑养蚕进行补贴,使我市蚕桑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天长县、嘉山县涌现出一批养蚕收入超千元的专业户和重点户,1980年,天长县将原糖厂改建为缫丝厂,年缫丝能力2400绪,年产丝60吨,自行加工蚕茧,1985年出口生丝30.5吨,创外汇90万元。19821985年全地区调进湖桑苗1800多万株,开辟新桑园6000余亩,到1985年全区桑园面积达8401亩,产茧7460担,比1949年增长6倍多。

  90年代初,进一步发展,1993年,全市桑园总面积一跃达到82500亩,蚕茧产量达3.59万担,成为我市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其中天长市是我市蚕桑生产主产区,面积为38715亩,明光市和来安县面积分别为19995亩和10980亩。由于蚕桑的迅速发展,19901月天长市成立蚕桑站,实际编制4人,当时隶属于天长市多管局。该站当时成立后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把天长市桑园面积发展到27229亩,比1990年扩大17000多亩,产茧1.1万担,成为全省第13个万担县之一,之后不断发展,在鼎盛时期,天长市的桑园面积达到38715亩,产茧1413.6吨,并先后建立了蚕种催青室,茧站、缫丝厂,实现了生产、收购、加工一条龙服务。1999年蚕桑站并入天长市农委,虽然蚕桑产业不景气,但现仍有在职人员9个,技术力量还是很雄厚的。1994年我市蚕桑生产由于全国蚕桑大滑坡的影响,开始走下坡路,全市桑园总面积降为65723亩,1995年为33180亩,以后逐年减少。

  2000年,全市仅有桑园面积3000亩左右,之后几乎销声匿迹,到目前,全市仅有零散种植,面积只有几百亩。

怀

  滁州市在蚕桑发展时期,曾先后引进和推广了许多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为滁州市的蚕桑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推广了小蚕共育技术。我市从80年代起开始推广小蚕共育技术,1985年,全区小蚕共育率达41%,90年代共育率达80%以上,解决了千家万户养小蚕难的大问题,也解决了养好小蚕一半收的关键技术。

推广使用了优良簇具。在优良簇具的使用上,我市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六十年代推广草龙簇,七十年代末引进塑料折簇,八十年代引进方格簇上蔟,使上茧率大大提高,曾作为全省方格簇上蔟使用先进县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引进了优良桑蚕品种。桑树品种和蚕品种的更新换代上,我市和全省是同步进行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主要种植湖桑,1983年从中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了少量的桑树一代杂交种——中桑5801号×育82号,九十年代种植的主要是农桑系列。蚕品种上也有较大改进,春用品种七十年代主要是华合×东肥,八十年代肥苏×华苏,九十年代主要是箐松、皓月、春蕾、镇珠等,秋用品种也在不断更新。

  滁州市现在虽然蚕桑生产很不景气,但是却具有蚕桑相关产业发展的配套能力,因为:一,我市农民有蚕桑生产的历史和经验,只要价格合理,比较效益高,农民会重新进行这一生产。二,我市部分县市曾先后建立了蚕种催青室,茧站,且天长市有3家缫丝厂,来安县有1家缫丝厂,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如果重新发展蚕桑生产,完全可以实现生产、收购、加工一条龙服务。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