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丝绸文化大观园“破茧而出”(组图)
 

丝绸文化大观园“破茧而出”(组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5-20   |  阅读次数:810次

5月15日,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举行开幕仪式。

  5月15日,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举行开幕仪式。
来自四川阿坝州的羌族妇女在中丝园现场演示羌绣工艺。

  来自四川阿坝州的羌族妇女在中丝园现场演示羌绣工艺。

  随着竖立在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下称中丝园)场地中央象征着园区美好明天的彩蝶破茧而出,飞翔在鹏城之上,本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在5月15日下午正式开幕,商务部茧丝办副司长李朝胜在开幕式上寄语,中国丝绸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魂,中国丝绸产业走向世界必是人类文明历史辉煌的再现!

  打造中丝园的美好明天

  在15日上午中丝园分会场开幕之前,深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铭率队到中丝园视察,参观了中丝园丝绸文化博览中心和精品体验中心。李铭表示,中国丝绸文化的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而本次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的成立,是本届文博会很有特色的一个亮点。

  据中丝园负责人姜玲介绍,中丝园展馆内的品牌定位高端,所有作品均出自大师之手,观赏与收藏价值极高,中丝园将通过对丝绸文化、工艺、精品的集锦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染、织、绣等民族艺术精魂。

  同时,李铭一行对正在中丝园少数民族绣区创作羌绣的阿坝州绣娘姐妹们表示热烈欢迎和慰问,并表示,深圳人民会一直用实际行动支持四川同胞,希望他们能拥有和中丝园一样美好的明天。

  早在5月12日,深圳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李意珍,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等领导来到中丝园考察。李意珍指出,产业展销结合的形式非常好,不仅能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展示优势,还能将行业交流、创意设计、贸易洽谈、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纵深结合,对深圳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王京生则表示,作为中国唯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文博会今年首次将中丝园定为分会场,突出“中国丝绸文化”为主题的展示交流,填补了丝绸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文化基因在文博会上的一个巨大空白。

  当丝绸经济发展排头兵

  据了解,堪称“中国丝绸文化大观园”的中丝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文博会期间,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在中丝园领略最优质的丝绸产品,还能全程体验丝绸的形成过程:从蚕宝宝诞生、吐丝、结茧,到抽丝、缫丝,再到纺丝、织布、染色,最后到刺绣和丝绸成品等。同时,大师简介和作品都在丝绸文化博览中心和织、染、绣精品体验中心一一展现。

  出席中丝园分会场开幕式的有中国商务部茧丝办副司长李朝胜、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春洪、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邱玫、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及龙岗区区委书记余伟良和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熊国伟等领导,熊国伟对中丝园发展提出了四大建议:

  首先,中丝园应立足文化,争做国内独具特色的行业龙头,建设如深圳大芬村之于绘画、北京798之于艺术、OCT创意园之于地产的行业文化品牌。相信中丝园未来一定能成为让世界翘首瞩目的、代表全中国的丝绸文化创意园。

  其次,中丝园要做专做精,成为整个丝绸及纺织经济走暖的排头兵。当前,整个纺织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中丝园的投资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下了不少工夫,迅速整合产业资源,汇聚中国高档丝绸与刺绣制品及其延伸产品,形成高端优势服务平台。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努力、精深发展,中丝园必将为中国丝绸和整个纺织产业走向经济复苏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再次,希望中丝园能传经授业,为设计人才和民众创建舞台、创造机会。

  最后,中丝园应该重品牌、重质量、重服务,打造一流的丝绸文化服务品牌,相信具有雄厚实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中丝园会将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个细节,做出真正让世界瞩目的丝绸文化服务品牌。

  现场亮点

  灾区羌族绣娘献艺

  “阿坝州羌绣深圳爱心之旅”在中丝园举办活动

  在中丝园分会场,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羌族绣娘们成了中丝园的明星。15日的开幕式同时举行了“阿坝州羌绣深圳爱心之旅”启动仪式,中丝园总经理姜玲向绣娘姐妹们送上购买羌绣作品的50万元支票。

  据中丝园负责人介绍,“阿坝州羌绣深圳爱心之旅”由中丝园与李连杰壹基金·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深圳市慈善会共同策划,主要目的是推动羌绣的社会化、产业化,帮助羌绣妇女就业。

  作为阿坝州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名录六项之一,羌绣积淀着千年古羌文化,表达了羌民族生活情趣与理想,具有浓郁的羌民族传统风格和地方情调,其技艺精巧,多用亮色,常绣云样的花边和杜鹃花,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文化价值一向受世人重视。在去年“5·12”地震中,羌绣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拯救羌绣文化”成为丝绸行业的基本共识。

  为推广羌绣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绣娘们将借助文博会主会场和中丝园分会场,现场织绣,展示技艺。同时,中丝园将组织“认购一个羌绣产品,就帮扶一个灾区家庭”专题活动,发动深圳爱心市民和游客现场认购羌绣作品,并与绣娘现场合影贴到巨大的爱心展示墙上。

  在活动现场,绣娘们将现场合绣的大幅羌绣作品《深蜀一家亲》赠予文博会。据阿坝州羌族妇女就业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地震后,他们共帮助7000多位羌族妇女用双手实现更丰富的人生价值。

  除了展示羌绣文化,文博会期间,中丝园分会场还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蚕宝宝爱心领养行动”。5月15日至18日,中丝园联合光明农场桑果园,提供不同时期的蚕宝宝,向学生及家长现场展示蚕的“生命之旅”;每个学生凭学生证可免费领养蚕宝宝2条。

  问计论坛

  重视蚕桑产业振兴丝绸文化

  专家在“丝绸文化与历史传承”高峰论坛建言献策

  如何将中丝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丝绸经济与文化之窗?5月13日,多位专家在“丝绸文化与历史传承”高峰论坛上,为打造丝绸文化品牌出谋献策。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公司总经理柯惠琪提出,中丝园要以传播丝绸文化、传承丝路文明为己任,努力建成茧丝绸产业链高档产品的聚集地、文化创意的平台、丝绸经济与文化之窗。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对中丝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揭示和论证。暨南大学教授刘永连则提出从江浙到广东的“东南丝绸之路”新概念,认为这段古老的商业通道具有与其它“丝绸之路”同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需要全方位挖掘丝绸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据悉,文博会前夕,中丝园举办了“蚕桑与健康”知识讲座,普及蚕和桑的保健医疗价值。“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蚕桑文化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中山宝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坤成在讲座上分析说,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种桑已不只为养蚕,种桑还能养人,因为桑果、桑叶、桑枝、桑根等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结合内科主任医师刘则在讲座现场介绍了桑的保健医疗价值。

  展会赏宝

  发绣《溪山渔隐图卷》长驻中丝园

  由中央电视台二套《寻宝》栏目推荐的东台发绣作品《溪山渔隐图卷》,从5月13日开始在中丝园长期展示。据介绍,《溪山渔隐图卷》长980厘米,宽36厘米,是以头发代替线绣制的绣品。

  据了解,发绣是依据头发坚韧光滑、色泽经久不褪的特殊性能,以发代线而绣制的绣品。发绣有着神奇而独特的地位,曾被誉为“细若纹睫,侔于鬼工”的神来之作。

  唐代佛教鼎盛时期,虔诚信女开始用自己的纤发在丝绢上绣成如来佛、观音菩萨像,朝夕顶礼膜拜,这就是发绣的源头。晚清,这一艺术奇葩衰落至近乎湮灭。二十世纪70年代末,“沉睡”已久的发绣绝艺在江苏东台奇迹般地复苏,绣工们开发出双面发绣和双面异色绣。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