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广西:桑蚕专业合作社助推下甲科学发展
 

广西:桑蚕专业合作社助推下甲科学发展

来源:丝绸网  |   作者:凌云县下甲乡党委   |  发布日期: 2009-04-27   |  阅读次数:902次

  下甲乡平怀村桑蚕专业合作社是平怀村党支部发起,于2008年成立,以养蚕大户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健全起来的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民主管理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现有成员10个,所有成员均是平怀村的养蚕大户,合作社服务区域覆盖平怀村12个自然屯,涉及养蚕农户230户, 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合作社在乡蚕技站、蚕农和缫丝厂之间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和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创业,合作社紧紧围绕会员增收致富这条主线,积极为蚕农提供全方位、周到有效的各项服务,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上了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 
    一、围绕增收抓蚕桑,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蚕桑合作社适时邀请专家、技术人员给群众分析市场形势,算经济对比帐,比家庭增收帐,采取科技示范户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等办法,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经济意识、效益理念和蚕茧质量意识,坚定了发展的信息。二是立足当地资源,加快生产发展,合作社根据本村桑园面积大,养蚕大棚、省力化、优良蚕具、小蚕供育等生产设施初具规模,群众对兴桑养蚕增加家庭收入形成共识这一特点,大力宣传发展特色农业,强调农业产业结构的好处,使桑园面积逐年扩大,养蚕张数、产茧量和养蚕效益不断上升。
    二、示范引导,促进发展
    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综合效益,合作社通过印发宣传材料、举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等方式,通过合作社养蚕示范户的示范作用,向蚕农传授种桑养蚕技术,使专业合作社服务区域内的蚕农种桑养蚕技术更加成熟,从而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蚕茧。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引进桑蚕新品种“广暨一号”,并建起了420亩的 “广暨一号” 示范基地。全村共有10户科技示范户、五户帮扶指导户,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务桑、规范养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科技知识含量,精心打造了优质蚕茧基地建设。
    三、积极参与引导群众治理因乱倒蚕粪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2009年3月,合作社在县桑蚕办的支持下,筹资20000元,修建了4座蚕粪无害化处理堆集池,解决了环境恶性循环问题。
    四、参与文化建设,带动桑蚕服务区文明进步
    平怀桑蚕专业合作社不仅关心和扶持本服务区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还关注服务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合作社在每年春节都参与山歌对唱、篮球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热心帮助解决社员及村民家庭纠纷等生活问题,促进了服务区的和谐稳定,得到了地方领导和村民的信任支持,也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铺开了一条光明之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好时光。平怀桑蚕专业合作社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农户增收致富、为地方经济发展、为合作社服务区域内文明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