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重庆丝绸加工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重庆丝绸加工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重庆市茧丝绸协会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4-14   |  阅读次数:1031次

 世界蚕丝业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曾创造过无比灿烂的华夏文明,更依托古代的丝绸之路,撒播到世界各个国家,点燃了世界文明的火种。但随着各蚕丝主产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世界蚕丝业分布有了显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蚕丝主产地集中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以及地中海北部沿岸、中亚和西亚地区;20世纪30年代逐渐集中于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20世纪50年代除东亚地区外,在中亚、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也有相当量的蚕丝生产;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世界蚕丝业进一步集中于东亚地区;

  自1975年以后,日本和韩国的蚕丝业进入衰退期,中国、印度和泰国的蚕丝业快速发展,东南亚地区在世界蚕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目前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有蚕丝业生产,但占世界产量1%以上的国家只有5个(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和泰国),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世界茧丝总产量的77%15%,将是21世纪世界蚕丝业最主要的生产国。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中西部接合地带,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桑。蚕业是我市的优质产业、特色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骨干产业,具有明显的比价优势。“十五”期间,我市全面启动实施了“重庆市百万担优质蚕茧产业化工程”,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之一,结合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政策,为“东桑西移”和重庆茧丝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政府计划在“十一五”期末,重庆市茧丝绸行业要达到,年产茧5万吨(100万担);蚕农收入7.5亿元;工业产值25亿元;出口1亿美元;实现工业利润5000万元。力争使重庆的产茧量、丝绸出口及产业综合排名三项指标名列全国前8位以内。在全市三大蚕桑产业带建成15个“国家级万亩生态蚕茧基地”;建成年产10万担优质茧基地区县()5个、5万担优质茧区县(市)5个、3万担优质茧区县(市)2个;建成万担优质茧基地镇乡20个,千担村200个,百担社2000个,十担户20000户。实施联合、兼并、重组,整合现有16个蚕种生产单位。重点培育2-3家年出口3000万美元、销售收入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贸工农一体化的跨省区大集团、大公司,培育5-7家年出口1000万美元、销售收入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3-5个全国知名的重庆丝绸品牌。

  上述可见,政府对我市未来茧丝绸行业的建设发展是相当重视,但我市茧丝绸行业当前发展却面临许多困难,其中用工难问题尤为突出。

  一、重庆茧丝绸行业用工现状

  据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2007年对行业工业企业调查显示:重庆全市现有54户丝绸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13563人。员工架构为:吸收城镇待业人员2645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508人、农民工6410人。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2869人、初级技工995人、高级技工184人、技师340人、高级技师130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13932元,其中:企业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19269元,技术人员人均年收入17340元。从工种的组成情况看出,从事茧丝绸企业加工的工人多为农民工,比例高达45%;行业高级工所占比例不到3%;行业最高工资也只有1600元左右(企业管理人员)。

重庆丝绸加工企业,其用工和招工比大纺织企业用工更加择人,招工更加难。据调查,忠县祥飞丝绸公司正常生产需400多工人,但长期工人不到200人;重庆市清溪丝绸厂2008年开年开工,由于招工不足,只好由两班生产改为一班生产。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茧丝绸加工企业全部开工,需要工人2万余人,但长期因招工不足,实际生产开工只有1.36万人左右,并且有50%都是现招的农民工,没有实际的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熟练工人不足50%。在工种方面主要表现在:一线缫丝工人、一线织绸工人、初级技术工人、高级工人奇缺,工种缺口在2500人左右。在职的熟练工人中呈现出高龄化,40岁以上的工人占90%以上,30岁到40岁年龄段只占10%左右。对于缫丝工、织绸工,需要穿针眼、接绪等一些考眼力,靠年青吃饭的工种更是招不到人员。通过统计调查表明,年青人平均在企业服务的年限为2.6年,而企业培养一个合格的缫丝工需要一年的时间,培养一个合格的织绸工需要两年的时间。等同于企业在不停的为自己培养人才,而熟练的一线技术人才则不断的流失,人员组成变动剧烈,招工成本不断增加。

全市丝类年生产能力为16万绪,但常年开工不到8万绪的生产能力,企业普遍用工缺口达到40%,实际开工生产的只有58%,从而造成了丝绸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行业呈现整体下滑状况。截止200712月底,我市运行的39家缫丝企业中亏损面达40%,与前三季度相比亏损面下降27%,丝绸工业全行业年终实现了赢利。但与去年比较总体效益仍大幅下降。

传统的茧丝绸行业吸纳社会人员的能力衰退,没有了行业间明显的比价优势,造成大量从业人员外流,使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二、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一)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产业劳动力配置和资源配置

重庆市茧丝绸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不畅是引起重庆茧丝绸加工企业招工难的最根本和最深层次原因。通过近三年的茧丝绸企业发展数据调查表明,重庆市茧丝绸加工企业数量每年呈现出递减趋势,从05年的46家,下降到07年的42家,逐年倒闭两家;行业企业的总利润也从05年的2833万元左右,下降到07年的1334万元,逐年下降比例26.46%;丝绸贸易的出口份额从05年到07年也一直成下降趋势;产品出口的种类几乎没有变化,任然是以初级原料产品出口(白厂丝、双宫丝、棉球);在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方面,企业用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费用也成逐年下降趋势;政府对产业的扶持主要表现在产业的基础建设和理论研发上,对产业高端产品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整个产业都显现出下滑趋势。

(二)茧丝绸行业职工待遇低、福利差,缺乏对新生劳动力的吸引力

对以附后八个表格进行如下数据分析:

1、通过表一数据分析:2007年外出务工人员扣除自付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费用外,月平均工资在1550元左右。留守人员中全劳动力人员的月均收入在300950之间1:其中有近五成全劳动力人员在从事第二产业(手艺、蔬菜生意、麻料生意、药店、水产养殖、家禽养殖、小买部等),月收入在4201145之间,平均在850元左右;有将近三成在进行农场似农业生产(承包他人土地,开办小农场),月收入在3001025之间,平均在730元左右2。留守人员中,有近四成为小孩和老人,属于无劳动力人员,需要人员照顾。

2、通过表二数据分析:蚕种场用工2005年月工资在310380元之间(工种不同而异,下同),2007年月工资在400500之间,逐年涨幅在1090元之间。工资中还包括自付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费用,真正的实际工资只有预期工资比例的90%左右,2007年实为360450之间。按照最高涨幅比例,最早到2020年月工资才能达到1550元左右3

3、通过表三数据分析:丝绸企业用工2005年月工资在730990元之间,2007年的月工资在8901240之间,逐年涨幅在90150元之间。工资中还包括自付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费用,真正的实际工资只有预期工资比例的80%左右,2007年实为712992之间。按照最高涨幅比例,最早到2012年月工资才能达到1550元左右4

4、通过表四数据分析:07年重庆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部分工种的月工资在9001500/月之间,其整体水平在1140/月。劳动就业局通过对07年不同工种的平均工资调查表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的月均工资在所有产业工人中排在后十位。而重庆市茧丝绸加工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一种,其加工人员月工资最高还不到1000元,平均只有800左右,还未达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重庆市07年社平工资为1925/月,而劳动密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还未达到社平工资,又以茧丝绸企业的人用工资为最低。

工招不进:通过表11数据分析,2007年留守人员中全劳动力人员所占比例在二到四成之间,则性别偏向于男性,剩余为半劳动力、老人和小孩。留守中全劳动力有将近五成在从事第二产业(手艺、蔬菜生意、麻料生意、药店、水产养殖、家禽养殖、小买部等),月均收入在850元左右;有将近三成在进行农场似农业生产(承包他人土地,开办小农场),月均收入在730元左右;剩下两成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则主要从事家庭内务(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等)和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能满足生活需求即可,没有外出务工意向或没有能力外出务工。

留守全劳动力人员中大部分为男性,不愿意从事丝绸企业的工作。丝绸企业工作时间(20.624.8)、工作强度(4级)、工作环境(噪音、多湿)、福利待遇(一险一金)较之务农工作时间(随意)、工作强度(34级)、工作环境(正常)、福利待遇(五险一金)差,并且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庭都比较富裕,对工作中的福利待遇问题都比较关切,不愿意从事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活动。

留守全劳动力人员2007年月均收入在730850之间,外出务工人员2007年月均收入在1550左右,蚕种场2007年月工资在360450之间,丝绸企业2007年的月工资在712992之间,同等条件下均不高于留守全劳动力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月均收入,特别是蚕种场工资还远远低于务农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

工留不住:2007年外出务工人员月均工资在1550元左右,密集型产业人员月均工资为1140元左右,重庆市的社平工资为1925元左右,而蚕种场为360450之间,丝绸企业为712992之间,同等条件下较之外出务工人员月工资水平低,更是远远落后于社平工资。福利待遇:外出务工人员所获报酬中含有“五险一金”,按照新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丝绸企业员工所获报酬中含有“一险一金”。工作时间:丝绸企业员工较之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时间长,休假天数少。相比之下,茧丝绸企业工人大量外流,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人员又不愿意进入丝绸企业。

(三)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影响职工稳定

1、工作环境有改善,但总的情况依然较差

大多数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工人在高温多湿,噪音大的环境里站立操作,采用长距离走动方式作业。劳动者在缫丝生产过程中要长期接触到高温多湿的碱性环境,只有40%左右的企业为工人发放了劳保用品。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极大的噪音污染,没有专门的防噪音劳保设备和专业的噪音隔离装置来减少所引发的噪音,并且在蚕丝被的生产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粉尘污染,劳动强度达到了四级。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石灰、硫磺、漂白粉等物质,容易产生石灰粉尘、SO2、不良气体、氯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

2、生活环境缺乏以人为本的相应设施和条件

一些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员工食堂又不解决就餐问题,居家近的回家吃,稍远的带饭来,没法回家的就自己捡柴搭灶煮饭,使得工人吃饭难,无法正常工作。并有一些企业不解决宿舍问题,使得工人住宿难,工作之后没有一个安身休息的地方。另外没有专门的休闲娱乐场所,缺乏精神生活。

(四)传统茧丝绸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弊端

1、存在的弊端

1)产业配套性差: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印、染、成衣、家用、产业用等上中下游及相关的装备企业;没有形成集贸工农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风险较大;产业群的形成严重滞后,不能相互协调配合,生产设备落后,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

2)产业生产链整体转移,劳动力大量向外输出,留守人员大量减少,招工困难;

3)企业对自身产品品牌的塑造和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品牌的维权意识,更没有自主的品牌研发机构,产成品多以中低档商品为主,缺乏高档丝绸,不能打开高端市场;

4)产业下游加工链条不健全,副产品开发研究严重滞后,没有相关的副产品的综合加工贸易,单靠附加值低的初期产品出口,利润低,风险大,且无法发挥其本身的综合价值;

5)科技研发成果和信息技术转化平台缺乏,未能采用新型技术与产业链的结合,不能及时地转化为实际的产业生产,创造出经济效益;

6)产业升级换代速度迟缓,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对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弱,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低。

2、面临的新问题

1)人民币升值、西欧经济增长缓慢、美国次贷经济危机加重、丝绸消费大国印度经济下滑,影响中国以出口为主的丝绸产业;

2)国家新的劳动法颁布,保障了劳动者的诸多合法权益,加重了企业的综合负担;

3)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速,传统老式产业终将被更现代的产业方式所取代;

4)外贸关税大幅下调,纺织商品施行的低关税零关税政策,加剧了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5)廉价劳动力时代一去不复返,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加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负担;

6)中国传统的茧丝绸行业面临的生存困境:体制改革、破产兼并、资产重组。

(五)其他原因

1、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导致企业“招工难”

1)沿海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对我市的劳动力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而一些用工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较广东等发达地区相差较大,单件产品工价普遍比沿海同类企业低20%40%,且生产不够稳定,所以大部分本地人都不愿在本地做工,有条件外出打工的都已外出。而且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沿海发达地区相关省市的支柱产业。

2)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差距。茧丝绸企业用人需求中,1834岁年龄组劳动力始终供不应求。丝绸企业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近三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2635岁之间。在性别方面,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一直高于男性。而在外出劳动者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女性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很多年轻劳动力特别是女性,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不愿再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转行从事劳动强度较弱、工作环境较好、自主性将强、经济效益高的其它行业工作(服装服饰、家居布衣等),而对于茧丝绸以女性员工为主的密集型产业就面临更为严重的员工短缺。

3)企业招工“门槛”偏高,工资和待遇较低。用工条件和技术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调查显示,80%的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近10%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民工的调查则显示,虽然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标准。有的企业把目前存在的就业难当作降低用工成本、进而提高效益的手段,没有适时跟进工资标准和工作环境。同时工作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工价确定和计薪方法不够合理、透明度不高,存在随意扣罚现象;有的企业负责人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很少和员工交流,难以在员工中树立“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观念。

4)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程度的加剧,农村留守人员中有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欠缺劳动能力,需要额外的经济资助,加上国家没有出台涉及农村人员的养老保险等福利制度,老人和儿童的生活起居就需要年轻人照顾,这样就绊住了一部分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无法走出农村从事密集型产业的劳动。

5)国家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减轻了农民的种植负担和种植风险:粮食油料等农产品采取的市场保护收购价格,土地耕种中央财政提供肥料、种子政府补贴款,国家新农村建设促成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生态化、片区化与特色化,提高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稳留了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剩余年轻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2、信息引导:渠道不畅通,信息服务针对性、引导性较差

通则顺,顺而昌盛。这句话用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如此。信息渠道不畅通,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效率和有序化程度。

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主要分布在城市,信息的发布渠道有限,没有形成普及乡镇的用工信息网络,信息化程度、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信息网络还不能满足大区域范围的工作要求,市与区县之间、区县与区县之间难于实现资源共享,难于实现资源调度和科学、有序、合理配置。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没有针对性、没有分门别类管理不同级别的用工信息、引导性较差。而农村劳动力获得外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是亲朋好友,这些信息零散且不及时,因此出现供求难以对接和流动的盲目性。

3、劳动力市场调整滞后,企业用工、经营理念原地踏步,忽视了劳动者的权益,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缓慢,国家加大工业调整

1)从产品市场看,近年来,我市经济增长状况比较好,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自然增加了对农民工的需求。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调整滞后于产品市场的调整,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2)劳动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功能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存在制度性壁垒。我市目前存在的许多人为的政策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劳动力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同时也扭曲了劳动力市场价值,使价值信号不能正常反映供求信息,造成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各个体间不能公平参与竞争或无法竞争,产生了保护落后的实际效果,扰乱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计划。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此外,缺乏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客观调查,在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中存在着盲目性,结果在培训完后,难以实现就业。

3)从劳动力供求市场看,一些企业仍维持原来的用工理念,没有看到新生代的农民工有更强的权益意识,对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目前招工困难的主要是那些条件比较艰苦、经常加班、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企业,而那些待遇较好、管理规范、收入较高的企业依然能够满足生产需要。调查部分农民工春节后不想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原因时发现,认为“工资太低”的占51%,“加班太多吃不消”的占22%

4)没有合理的利用充裕的外贸资源,加快自身产业的升级换代、产业链的建设完善,融合国外过剩资本,扭转自身资本需求量大、周转周期长的困难。丝绸企业自身没有跟上企业的换代步伐,缺乏技术革新和产业自动化建设,还是采用密集的劳动力生产作业,自动化程度低。在人力资源紧缺,廉价劳动力一去不复返的当前必然遇到招工困难的瓶颈。

5)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较慢,忽视就业环境的改善。面对经济总量偏小和人均GDP偏低的实际情况,我市不少地方政府不得不把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经济总量扩张上。但一些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分地夸大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缺乏对企业科学获利手段的正确引导,将提供劳力、招工成本甚至免缴员工社会保险等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盲目承诺,以至造成工作被动。而忽略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职能应聚焦在服务和保障职能,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完善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上,帮助企业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发展环境。

6)国家出台新的劳动法,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参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方面更加重视,加剧了企业的综合负担。这些对于以需工量大,利润微薄的密集型产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勉强能提供劳动法要求的部分劳保福利,相比于其他行业完善的福利待遇,缺乏招工的竞争力,本有的员工也大量外流。

7)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整改力度,特别是对那些重污染、高能耗、自动化程度低、人员负荷重、高投入、低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制,促使大量的技术熟练工人外流,而外面的工人又不愿意进入此行业。

8)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大了对西部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的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部老工业基地”国家加大了对中部和东部的工业扶持,使西部价格低廉的原料资源源源不断的流向中部和东部工业发达地区,高附加值产品和高利润回报全部被中东部占据,导致西部地区越来越贫瘠,初级加工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越来越微薄,参工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越来越差,大量人员跨地域参工,出现了西部区域招工困难。

9)我国走的是工业化道路,建设工业发达国家,运用高额的工业附加值反哺农业和初级加工行业的利润差距。初级加工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给工业创造高利润但又未得到国家工业反哺利润的支持,不能保障自己行业的运行需求,提供给工人完善的福利待遇,使行业存在生存困境和招工困难,是一个国家工业高度发展后所存在的一个必然问题。

在针对茧丝绸行业发展不畅、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各省市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四川省实施《茧丝绸行业综合开发示范建设项目》,采用规模建设(种养结合、桑园套作示范项目规模不低于3000亩,项目实施区域不超过2个乡镇的范围;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产值500万元以上。桑蚕茧丝及其副产物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逐步建成西部的桑蚕茧丝及其副产物综合开发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年检茧丝样500个以上,初步形成副产物检测能力;并初步形成技术质量标准体系。),财政支持政策(种养结合、桑园套作示范项目区应选择蚕桑生产基础好、规模化程度较高、技术推广较好的乡镇。承担项目的龙头企业投入资金不低于300/亩,财政补助不超过投资额的50/亩;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达到要求的建设规模、效益指标,商标注册成功,产品上市后,每个项目的补贴不超过投资额50%,最多不超过60万元;桑蚕茧丝及其副产物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项目总投入不低于200万元。其中:项目承担单位自筹140万元,财政补助60万元。)相结合的政策解决茧丝绸行业的发展不畅,增进龙头企业建设,扩大企业盈利面,从而使企业有能力解决工人的福利待遇问题,变相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广西省在解决茧丝绸产业发展为题时,充分利用了其地域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综合产业,并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为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广西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加大了对蚕业发展的力度,财政拨付专项进行茧丝绸行业建设。推进桑蚕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丝绸深加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对茧丝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整合财政各专项资金加大对茧丝绸业发展的扶持投入,尤其是对丝绸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和工艺创新以及专业人才培训、蚕桑新品种选育、种养技术研发与推广、蚕种场的改造以及丝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给予大力扶持;加强蚕桑丝品种品质的技术创新基础配套建设,组建品种改良中心、繁育中心、质检中心,建立家蚕基因工程技术运用试验基地;抓好茧丝绸业发展龙头的培育扶持;落实各项税收、土地、技术进步等优惠政策。茧丝绸加工适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329)规定的各项税收、土地、技术进步等优惠政策。同时,对从事桑、蚕种等种养殖业(包括蚕种生产)及茧、丝初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从事丝绸深加工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鼓励类项目,且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其经营所得可在2010年底前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浙江省在化解蚕业遇到发展瓶颈时采用三大对策来化解:1、突破蚕茧收购垄断。农业部门首先要引导茧丝龙头企业通过优质优价机制,引导蚕农使用优质蚕茧生产技术,并使蚕农获利。其次要帮助蚕农组织成立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和蚕丝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机制,如实行最低保护价等,逐步打造优质蚕茧生产基地。2、加强蚕种基础建设。尽早建立标准化的原蚕生产基地,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基础好、技术强、质量优、品牌响的蚕种生产企业,确保蚕种供应。3、拉长蚕桑产业链。对桑树的利用率较低,只限于对桑叶的利用,而对于桑枝条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加快桑木地板、桑枝食用菌、桑园套种技术的推广。农业部门要大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茧丝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主体,实行产销对接;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一批优良蚕种、桑苗,提高蚕茧品质;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强化蚕桑科技推广;要进一步加强桑果、桑枝条的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

综上所述可以将应对措施归结为以下三点:集中优势资金,发展龙头企业,加强综合开发,形成规模经营;市场开拓与科研发展并驾齐驱,企业减税与资金扶持双管齐下;合作经营、降低市场风险,规模发展、树立行业名牌,综合开发、延伸产业链条。

在借鉴以上各省解决茧丝绸行业发展以及企业招工困难的措施与对策下,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化解重庆市茧丝绸企业招工困难的措施。

三、建议

(一)建议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解决“招工难”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1、进一步落实政策,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

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权益的维护力度,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政府付费,委托咨询机构(工会组织、律师所等)免费为农民工进行法律咨询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要指导企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比如每年按照社平工资的增加比例提高茧丝绸企业人员的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茧丝绸企业针对这身的产业特点,每季发放专业的劳保服一套,加强对劳动人员的保护。要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强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形成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要根据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基金200百万,培训农民工,特别是对于那些缺口较大的工种,缫丝工、织绸工、高级技术工人。委托茧丝绸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培训。对已在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可与企业联手进行上岗培训和技能资格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对我市新成长的劳动力,重点是加强对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转移就业培训,政府落实“劳动预备制培训制度”,在初高中毕业班中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2、加强信息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创新用工制度

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形成服务网络,使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前,在县乡免费得到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进城求职期间,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得到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在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得到诚信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强化乡镇劳动服务站的建设,做好对不同地区职业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向社会及时提供准确的职业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提高用人单位招聘与劳动者求职匹配效果。各街道和乡镇可因地制宜的组织一些就业信息、形成经常性的“就业超市”、“就业集市”。

我市可以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入手,提高进企业务工者的预期收入。地方政府,应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取消和杜绝各项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管理行为,给进城务工者以平等的市民待遇。这种待遇包括户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以及通过较宽松的滞留和居住政策、较公平的用工原则,提高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地位,提高农民工参与地区建设的积极性。

3、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式,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新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向高新技术发展,因势利导,淘汰一批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劣势企业。例如采用市场准入原则,明确准入的标准,生产能力3千绪以上、年产生丝500吨以上、经营额在5000千万以上才能进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像祥飞集团、金凤集团、宏美达集团等5-10家茧丝绸龙头企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结合产业的梯次转移,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引导更多的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4、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招商引资

从资金、技术、优惠条件上着手,促进传统落后产业的升级换代,用现代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改制传统产业,发挥其应有的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传统的茧丝绸行业必定被现实所淘汰,用高科技武装的现代茧丝绸行业必定在现代社会中崛起。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渠道,采取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所独有的优惠政策,适当减免外资入驻税率,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带动我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新和升级换代,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加固员工对行业的忠实度。

5、建立重庆市茧丝绸行业用工预警机制,定期发布重庆市茧丝绸行业用工信息,并建立重庆市茧丝绸行业专业人才库

重庆市茧丝绸主管部门(市茧丝办、市外经贸委茧丝绸处等)应委托行业内的专业机构(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蚕种专业委员会等)定期对茧丝绸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用工状况、工人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建立用工预警机制,时刻掌握企事业单位的用工情况,为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协调用工资源,及时解决企事业单位的用工困难,协调用工资源。

重庆市茧丝绸主管部门应依托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其专业的行业网站(www.cqcsa.com),定期发布行业内的用工信息,为茧丝绸加工企业招纳工人,为劳动服务市场提供工作岗位,促进行业内用工供求信息的畅通。

重庆市茧丝绸主管部门应建立茧丝绸行业专业人才库,包括大中专院校师生,在职或毕业人员,各企业改制后所留下的富裕人员等。委托行业内的专业服务机构(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等)为公司招纳专门技术人才,为毕业人员或待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减少企业的招工困难,促成富裕人员的灵活就业。

6、政府对重庆市茧丝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重庆市茧丝绸主管部门应定期对行业内的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产业工人进行免费培训,增强企业领导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执行能力,增进产业工人的技术操作能力。为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工就业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企业的档次,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行业招工难的问题。

7、加快推进重庆市茧丝绸行业的转型

茧丝绸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劳动力的聚集地。但当今高额的劳动力成本费用的支出,严重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行业要求的低廉劳动力供给,也增加了招工的难度,使企业开工不足。加快重庆市茧丝绸行业的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政府通过对企业引进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工设备进行财政补贴,每年安排专项基金5000千万,对其中的一到两家进行针对性改造,用于减轻企业的转型负担,加快行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产业的转变,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量、提高劳动效率。

(二)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与措施,解决“招工难”问题需要以人为本

1、企业建立忠诚的员工队伍

设立高期望值,引导斗志昂扬的员工迎接挑战。如果企业能不断提出高标准的目标,他们就会留下。设立高期望值能为那些富于挑战的有贤之士提供更多机会。留住人才的关键是,不断提高要求,为他们提供新的成功机会。

与员工经常交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员工讨厌被管理人员蒙在鼓里。没有什么比当天听说公司前途无量、第二天却在报上读到公司可能被吞并或卖掉更能摧毁员工的士气。解决办法是,公开你的发展计划和福利待遇。倡导关爱员工、信任和授权员工。如果说在管理中授权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那也有其原因。毕竟员工最喜欢这种授权赋能的公司。员工有信任感。多表彰员工。在他们工作出色之际给予肯定。赏识部下,让员工有成就感。成就奖励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鼓励员工热情工作。辅导员工发展个人事业。留住人才的上策是,尽力在公司里扶植他们。在员工业绩评估和日常谈话中询问员工,他们心中有什么职业发展目标,然后就帮他们制订计划以达到目标。

做到人员的稳定性,避免人力需求的危机,首要是解决员工的稳定性。目前,几家规模化集团公司已充分的重视到员工的稳定性,无论在生活环境的建设、业余文化的开展、以及对员工的思想教育,都采取了诸多措施和方法,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我们同样应考虑是否还有不足,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以利做得更好。通过对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及员工流动情况调查了解,员工流动最大的原因是新工的不稳定。在新工刚到新环境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对新工作环境期望过高,多数会在一进入公司一两周内便会因现有工作环境的不适应和失望而放弃。此时新工的内心是最薄弱的,也最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关怀。可在现实中,往往会有新工在分到工作岗位时并没有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热情关照,而是上司的严厉要求,使新员工丧失信心;也会有新工在上岗时,由于技术生疏和经验不足,在遇到困难时并没有得到熟练工友的帮助而感到无助;新工在生活中,有时还会受到老员工的排斥等等。虽然这些现象都是极个别现象,但每一种细小的不足都会导致新工无法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中安心工作,继而这种情绪还会影响到其它的新工,这就出现了一次次多个新工一起离职的现象。这就需要各管理人员在关心新员工的意识上多做宣导和教育工作,将员工管理、沟通、激励灌输到日常工作之中,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对离职人员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员工离职原因,杜绝工作中不合理现象,提升企业的和谐状况。其次,在老员工离职中,有一部分是由于结婚生子,由于目前很多公司不能对这些员工承担一定的责任,即婚育福利,导致婚育后返厂的员工并不多,而这些员工多半都是熟练工,她们的流失后对公司来说也是一种损失,若能尽可能的回收,可一定程度的稳定熟练员工队伍。这就需要公司建立一种宽松的婚育假期和福利制度,将正常婚育的员工仍然与东纶紧紧联系起来,通过办理生育保险,为婚育的员工办理社会婚育保险 (这并不会为公司带来太大的人力成本) ,从而改变现在必须离职的状况,有效的减少员工流失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2、完善员工福利,稳定员工心态

完善工人居住环境条件,建立娱乐、休闲场所,满足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建议:建立集体活动室、娱乐场所等)

建立长效竞争机制,奖励先进工作者(建议:设立年终先进工作者免费旅游,年终奖励等)。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改进缫丝生产工艺,提高劳动效率;找出新设备改造方向和工艺技术改进方向,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改进目前高湿度的生产环境。减少噪音与湿度超标问题。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要为劳动工人提供安全、有利身体健康的工作环境,维持充足的工源。

提供经济保障。如果你是当家作主的,就与公司和公司的未来休戚相关了。这能帮助员工肯定自我。培养一批有高度自信心的员工,人们往往在感到自己被关心的时候才会感到自信。他们希望这种关心能用金钱或无形的方式表示。只要他们感到你在关心他们,他们就会跟随你,为你苦干。

建立合理的劳动报酬机制。要综合来往我市地区的车费和物价差异因素,合理确定工资报酬,并保证按时发放,不有意克扣,以稳住现有的熟练工人,吸引外来的技术工人,高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工人工资(建议:月工资2000元左右);并搞好各种保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好工资的及时、准确的发放,完善工人的社会福利待遇;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安排节假日休息时间(建议:每月安排46天公休日,按照国家法定假日休假);

3、拓展招聘渠道、建立工源关系

目前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在招聘上基本上采用了与数家劳动中介保持联系的方法,但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都并不尽人意,因为他们的区域有限、管理方法也不规范,并且只为了自己谋取利益,很少结合公司实际需要。所以,在招聘淡季时,尚可作为辅助人员补充渠道,但在遇到特殊时期时,往往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拓宽招聘渠道,通过报纸、人才中介、网络招聘与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联系挂钩等多种途径招工,建立长期进行劳动力合作的单位,以保证相对稳定劳动力资源供应。

许多技术学校的学生都存在就业难或就业不满意的现状,这是一批较优秀和可开发的资源。很多公司都已经意识到这些,并纷纷走出去挑选和预定在校学生,并取得一定效果。但要强调的是,必须做到有计划的操作,才会真正解决企业需要。否则,便会出现在操作过程中比较被动,既没有都对学生进行考核、也没有过多宣导,以至送来的学员要么不合格、要么未形成对企业的认同感,导致多数都不会成功。因此,在以后的操作中,必须考虑走出去,到学校进行考察与宣导,取得学校和学生的认同,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对即将预选的学员进行必要挑选,确保适宜。另外,企业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企校联校办学或定向培养的方式,从内地吸收学员,作为员工队伍的有力候补。这些举措,都将从根本上解决员工招收难的问题。

完善用工管理机制。采用长期聘用制度,建立固定用工关系,防止人员外流;企业与劳动者签定用工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通过完善的用工管理机制,给高级技工和管理人才创造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4、通过技术培训留人

在信息市场中,学习决非耗费光阴,而是一种切实需求。大多数员工都明白,要在这个经济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必须锐化自己的技能。

很多企业注重员工素质和技术的培训,可却很多企业却没有想到通过培训来吸引和留住员工.事实上,很多出来打工的众多外来工,其实最想的还是学一门技能,以后即便离开这个企业,他们都觉得自己有吃饭的本事。所以,如果能学一门技能,不少农民工即便工资稍微低一些都愿意接受。用“技能培训”来吸引工人,加强对在职工人的各类培训。在目前技工普遍难寻的情况下,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在职职工的技术培训,是解决企业“招工难”将是企业的又一手段。

安排工人培训进修,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安排工人轮次培训);

5、提高自身生产模式

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的改造也是个重要方面,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水平,改变自己的生产模式,如果还是一味在劳动密集型这一点上徘徊,那么,越往后,这样的企业就会越难招人。目前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的工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将会被淘汰,而新来的求职者越来越多地是有一定知识的人,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会越来越少,所以时间越往后,这样的企业生存就越成问题。因而,企业必须要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含量、技能含量较高型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由目前全员平均年产丝500-600Kg/人提高到10001200Kg/人。

6、丝绸企业布局规模的选择对策

“十一五”期间蚕业将面临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蚕茧流通体制改革、企业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都会给蚕业生产带来巨大冲击。丝绸企业必须深改革,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调整结构,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区域性布局,探索桑地流转机制,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生产基础建设,加快实用技术创新,施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入手,开拓蚕业现代化的新局面。

7、企业应该加强产业自身的自动化建设,提高科技含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的竞争越加突出,产业工人的需求大量增加。实现企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对基础产业工人的数量依赖,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武装自身,即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又节省了基础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了原始固定资本的积累。

综上所述,企业在未来的经营战略上,无论是在规模扩张、还是在管理水平的提高上,人力资源的有效保障,必将是企业在商海中引领潮头,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

(三)引导务工者树立一种观念:解决“招工难”问题需要转变传统就业思维模式

转变务工者就业观念。在新形势下,务工者应认识到:原有的劳务输出观念与现在所强调的劳务输出观念有着根本的不同。随着产业梯度转移,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才本地化问题更加突出,就业方面所呈现的将是省外劳务人员的回流、市内输出(入)及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格局;原有的强调输出数量而忽略技能素质的观念已经相对滞后。因此,迫切需要实现素质观念上的转变,让人们认识到劳动技能素质越来越成为劳动报酬的核心,自主参与培训,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转变只知外出务工而不愿本地就业的观念。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人们了解内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宣传 “打工还是家乡好”、“孔雀不必东南飞,家乡天地一样宽,就近打工‘三不误’”的务工理念,倡导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的精神风貌,引导广大务工者就近就业。








备 注:

1、农村留守人员全农动力几乎创造了农村留守人员整个经济财富,因此全劳动力月收入的计算方式应该为:以七大队八队为例计算,留守人员全劳动力人员月均收入86/206*(124350)= 300838,以下样本队计算如上,有留守人员中全劳动力人员月均收入在300950之间;

2、(X1Y1*50%+X2Y2*30%=300950

X1=X2+120 Y1=Y2+120

X2+120Y2+120*50%+X2Y2*30%=300950

通过四式计算有:X1Y1)为(4201145)左右, X2Y2)为(3001025)左右,850730分别是从事第二产业和开办农场人员的月均收入。

3、月工资05年在310380元之间,逐年涨幅在1090元之间,按照最高涨副比例计算:[310380+90*N] *90%=1550,有N=14.9年,最早到2020年月工资才能达到1550元;

4、计算方式同上:[730990+150*N] *80%=1550,有N= 6.3年,最早到2012年月工资才能达到1550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