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浅议“东桑西移”战略中的文化思考
 

浅议“东桑西移”战略中的文化思考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7-11-28   |  阅读次数:2282次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蚕业战略转移的重要举措,“东桑西移”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它的可行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也已得到有力证明。近年来广西蚕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蚕业在西部新蚕区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对社会、经济、行业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对企业和农民也都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说,“东桑西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蚕业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产业蜕变的适宜的战略举措和难得的发展契机。

然而,我们还不能说,或者还不敢说“东桑西移”已经获得了成功,蚕业已经在西部新蚕区扎下了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蚕业在西部各省的高速发展毕竟才只有几年的时间,各省区之间发展也极不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的蚕业还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风浪的冲击,能否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蚕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它既是茧丝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又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同时,它还牵涉到种植业和养殖业,因此,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尤其复杂,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长期以来被我们所忽视,正常情况下难以察觉,而在关键时刻却能左右产业命运的,那就是文化的因素。从产业研究的角度看,影响蚕业发展的所有因素几乎都已被研究得相当透彻,著述颇丰,唯独文化与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少有人问津,致使这一领域的研究严重滞后于产业的发展,甚至于当文化已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时,我们依然对它视而不见。在此,拙文就这一领域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且作抛砖引玉之功,不当之处敬请行业同仁斧正。

1. 问题的提出

但凡历史悠久的产业, 都会有一个产业文化的问题,这是一个无需证明的不争事实。这种文化包括产业的地域特征、生产方式、生产习惯、传统技艺等等,以及由上述内容延伸出来对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乃至民俗民风等地域文化的影响。越是历史久远,越有特色的产业,越会产生这种文化现象。产生这种文化现象的大背景是我国久远的农业经济特征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会拥有特别多的土特产品和风格迥异的民间手工艺的重要原因。

蚕业完全符合上述条件,所以,在它身上具有特别强烈的产业文化特征。时至今日,你只要到浙江、四川等传统蚕区随便走走,依然会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文化气息,这就是所谓的“蚕文化”。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单纯地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审视这种产业文化现象,却几乎没有把这种文化与产业经济联系起来,以为它不过是一种历史遗存的文化现象而已,与当代的产业发展毫不相干。它究竟与当代产业经济是否相干?我们不妨来做几个设问:为什么历史上蚕业一直会有如此明显的区域分布,仅仅集中在浙苏、四川、广东一带?难道其它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都不适合蚕业发展吗?  蚕业历史上虽然从来没有像这次“东桑西移”这样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但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局部区域的转移和拓展,为什么多数的转移都以失败而告终呢?这次“东桑西移”最终会成功吗?决定它命运的会是什么?

2. 例证的分析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引用历史上的一 些相关例证,我们不妨再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众所周知,桑树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作物品种,而养蚕的温湿度环境是可以人为调节的,因此,从产业的自然条件要求来看,蚕业几乎可以在全国的所有地区得以发展。事实上,在我国的蚕业历史纪录中,除西藏外,所有的省区都有蚕业经营的分布。即使是在西藏,也有一株需数人合抱的千年桑树王屹立于林芝。这一事实也印证了蚕业的广泛适应性。既然如此,为什么蚕业仅在浙苏、四川和广东等局部地区形成规模呢?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