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保山昌宁县柯街镇蚕茧收购站,只见白花花的蚕茧堆满收购点,红彤彤的钞票揣进蚕农兜,蚕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今年你家的茧子个头大、色泽亮,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你家的也不差,看着就扎实饱满。”一大早,蚕农们便肩扛装满蚕茧的竹筐,有序排队等候收购,相互交流着养蚕心得,不时传来阵阵赞叹。收购现场,工作人员熟练地进行蚕茧品质鉴定、等次划分、抽样检测、过磅称重、开单兑付等一系列操作,流水线式的作业高效有序,将一袋袋蚕茧转化为蚕农手中沉甸甸的收入,现场繁忙而喜庆。
 
 
“今年秋季我家养了12张蚕,交售蚕茧450多公斤,收入近2.4万元,比去年多赚了好几千块。接下来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明年收入再上一个台阶。”养蚕大户陆永良拿着刚到手的售茧款,脸上乐开了花。像陆永良这样的受益农户在柯街镇还有很多,大家通过种桑养蚕实现了创收,让小蚕茧变成了致富的 “金疙瘩”。
 
 
据统计,本次秋茧采收季,全镇秋茧交售量达2153.1千克,实现产值11.43余万元,创下近年来秋茧采收的最好成绩。立斯达村作为柯街镇桑蚕养殖核心村,村党总支书记武嘉银欣喜地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村民养殖积极性持续高涨,蚕桑产业已成为村里稳定的致富产业。”截至目前,柯街镇已完成4批蚕茧收购,收购蚕茧21.22吨,蚕农实现收入114万余元。
 
 
近年来,柯街镇依托垂直立体气候优势,将桑蚕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点产业,持续在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上下功夫。通过推广优质蚕桑品种、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完善“政府+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为蚕农提供从桑苗培育到蚕茧销售的全链条服务,有效提升了蚕茧产量和品质,让桑蚕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