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重庆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一级调研员王庆组织重庆市蚕业总站、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一行8人赴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就桑叶黑猪养殖、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及种养循环模式进行专题调研。
循环种养模式 释放资源利用新效能
调研期间,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林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企业在种猪保种、育种及桑叶黑猪特色养殖方面的成果。李海林董事长介绍,公司不断探索养殖模式,从最初的围栏式、回环式,到第四代沙地式,发展到现在的第五代“悬空式智能猪舍”,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猪、沼、桑、粮、菜”的种养循环模式。桑叶黑猪作为生态养殖的创新实践,通过科学添加桑叶饲料,不仅提升了猪肉品质,还实现了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海林公司已形成从育种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下,涪陵黑猪产业正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强力引擎。该公司为合作农户统一提供种猪、饲料、技术指导和保底回收服务,消除农户后顾之忧,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交流会现场
协同发展模式 激活蚕桑发展新动能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蚕桑资源在畜牧养殖中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度探讨。王庆处长充分肯定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循环,让涪陵黑猪走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他指出:桑叶富含蛋白质和功能性成分,可作为优质饲料补充,投喂添加桑叶的饲料不仅可提升黑猪免疫力,还使猪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增加。而猪场产生的有机肥又能反哺桑园、菜园,形成“桑—猪—肥—菜”绿色循环模式。下一步,是否将此类模式延伸至桑果园,探索出了一条“猪、桑、果”的种养循环新路径。
交流探讨
协企联动 共促产业提质升级
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秘书长钟兴权表示,协会将在市商务委的领导下,推动蚕桑资源与畜牧养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拓宽市场渠道。下一步,将搭建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助力重庆蚕桑多元化利用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研为重庆市桑蚕资源多元化利用和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重庆蚕桑资源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