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重庆市蚕业总站:认真做好高温干旱应对防范
 

重庆市蚕业总站:认真做好高温干旱应对防范

来源:重庆市蚕业总站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4-09-13   |  阅读次数:80次

各区县蚕业技术推广部门:

8月上旬以来,受大陆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我市多地出现连晴高温少雨天气。今年连晴高温干旱时间长、范围广、受旱程度已达1961年以来第二位,给我市蚕桑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各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做好高温干旱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影响和经济损失。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从业人员安全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高温天气下坚守蚕业生产的广大一线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督促各类生产经营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一是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作业。二是要充分利用省力化机具,最大限度减轻劳动强度。三是要足额配备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储备并发放中暑急救药品。四是要加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如发生中暑事件,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二、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抗旱工作

(一)做好桑园抗旱工作。一是浇灌抗旱。开展抗旱浇灌,在桑树滴水线下开挖1~2个30厘米深的灌溉穴,充分灌水后覆盖灌溉穴;有滴管等灌溉设施的桑园可进行定额灌溉。灌溉应在上午9点以前或者傍晚6点以后进行,一次性浇饱灌透。二是秸秆覆盖保墒抗旱。采用稻草秸秆或杂草等覆盖在桑园地面,覆盖厚度为10~20厘米,覆盖物与树干保留10~15厘米空隙,以防覆盖物发酵产热造成树体损伤。三是叶面喷施抗旱剂。清晨或傍晚时段,叶面喷施对蚕安全无毒的抗旱剂,可减少叶面蒸腾、提升树体耐旱抗逆能力。四是桑树修枝整理与补肥。旱情好转后,剪除枯枝、干枝、下垂枝、病虫枝,每亩桑园保持有效桑条6000~8000条,并增施速效肥。五是桑树防虫治理。目前桑园危害最大的是桑螟虫和桑粉虱,选用60%的敌畏•马乳油1500倍液或75%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进行新梢顶部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采叶前一定要先试喂,安全后方可大量采叶喂蚕。

(二)做好设施降温和采叶管理。一是设施降温。养蚕应尽量选遮荫凉快、无太阳直晒、有遮阳网悬挂的蚕房。室内用空调、风扇、盛凉水、地面撒水等方式降温补湿;有喷淋系统的蚕房用喷雾降温效果更佳。要加强通风换气、防热、防闷。二是科学采叶。调整采叶时间。高温干旱的条件下,采收各龄桑叶宜选择早晨和上午,避免下午采叶,增加桑叶的含水量。三是桑叶储运。采摘的桑叶宜松装快运,运回贮桑室的桑叶要抖松散开,堆放时放置透气篾框、上盖湿布保鲜(严禁用薄膜全包围),注意防干保湿,防止桑叶发热变质。桑叶要及时分摊,不堆积,定时撒水,确保桑叶新鲜;发热和变质的桑叶要及时清理,不可凑合饲养。

(三)做好饲养管理。一是高温干旱直接影响桑叶的生长,影响正常的养蚕布局,各地生产部门应根据旱情发展,调整养蚕布局,适当减少当季蚕饲养量,可根据灾情采取适量减少批次饲养量或推迟收蚁时间的方式,尽量减少灾情对养蚕生产的影响。二是注意小蚕保湿。小蚕共育室可采取架遮阳网,减少室外高温对小蚕饲养的影响;要做好对共育室环境的补湿工作,保证湿度不低于80%。要精选适熟叶,防止采用过老叶,造成蚕体发育不齐。抓好消毒防病,严格执行入室踏灰、蚕房定期消毒。三是做好大蚕降温。大蚕室要注意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早晚通风,外挂遮阳网,水幕空调等)。给桑薄厚适当,防止蚕座过厚,导致蚕座发热、桑叶凋萎;尽量降低蚕台或蚕框摆放位置,降低蚕体温度。调整给桑方式,采取增加给桑次数、气温低时多给桑、夜晚给桑、增加蚕台间距等措施,加强蚕棚通风排湿,保持适宜温湿度环境。四是蔟中管理。要及时铺蔟翻蔟挂蔟,蔟片按15厘米间距挂在蔟架下层,用遮阳网等遮挡门窗,防止蔟室强光直射和大风直吹。挂蔟后要做好开窗(或开门)换气,防止高温、做好排湿,保持蔟室空气新鲜。上蔟后及时清理蚕座,做到蔟室、环境通风干燥,确保蚕茧质量。

三、强化组织协调,保障蚕农效益

(一)加强灾情调研。要积极配合当地商务委、农业农村委、林业局等蚕桑产业主管部门,加强蚕桑产业调研,详实调查了解蚕业生产情况、受灾情况、防灾救灾措施落实情况,并与镇、村等相关部门因地制宜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加强信息宣传。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桑树病虫害、市场行情,及时向广大蚕农发布有效信息,指导做好洪涝、高温热害、桑树病虫等灾害的防范。如旱情有明显好转,各蚕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宣传,鼓励蚕农增加晚秋蚕饲养量。

(三)加强政策支撑。各蚕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灾情,力争取得商务委、农业农村委、林业局、减灾委、水利局等部门政策支持,以最大限度减轻蚕农经济损失。

重庆市蚕业总站

2024年9月11日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