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四川高县:小蚕织出全产业链 乡村振兴添动能
 

四川高县:小蚕织出全产业链 乡村振兴添动能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4-04-30   |  阅读次数:32次

       4月25日,在宜宾市高县嘉乐镇人民村小蚕共育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着清理蚕沙。温室内,数百万只“蚕宝宝”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营养餐”。

     “工厂占地2.2亩,有共育室10间,配备小蚕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由村集体公司经营,一次可共育1000张蚕种。目前,共育了902张蚕种。”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袁洪第说,共育可提升小蚕健康率,降低农户养蚕风险,缩短农户养殖时间,比不共育的每张蚕提高单产3—5公斤。今年第一批春蚕,该村蚕农共订种1400张。

       人民村有桑园7500余亩,其中,标准化桑园5000亩。全村有500多户村民养蚕。去年该村实现茧款收入32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3.05 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6万元。蚕桑产业已成为该村村民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

       一产兴三产旺。近年来,人民村不断壮大蚕桑产业,持续有效推进蚕桑主导产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并投用蚕桑综合产业园1个、小蚕共育工厂1个、大蚕养殖车间6个、桑海乐园1个,同时引进立华茧丝绸公司、润农旅游有限公司、雯熙食品有限公司、一宇农业有限公司等入驻该村蚕桑综合开发产业园区,开发蚕桑综合资源,提高蚕桑综合利用率,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

      人民村的实践是高县强劲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高县是中国蚕桑之乡、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四川省优质蚕桑基地县。近年来,该县聚力产业夯基、科技赋能、龙头引领,在全县布局蚕桑产业“2园10基地”,在全省首创“共育工厂+共育室”新型小蚕共育体系,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共育工厂”的技术服务体系,推广“小蚕共育+仪评售茧”技术,实现蚕桑产业组织化、规范化、标准化,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小蚕共育室386间、小蚕共育工厂32个,小蚕共育面达85%,全县仪评优质茧达90%。2023年,全县共发蚕种24.75万张,产茧1161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6.7亿元,蚕桑综合产值35亿元。”高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县将持续做强优质茧丝绸基地,引进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产业项目,推广桑枝综合利用,着力打造蚕桑全产业链,力争蚕桑综合产值达36亿元以上。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