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贵州凤冈:蚕桑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贵州凤冈:蚕桑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4-02-05   |  阅读次数:240次

蚕桑,是凤冈县农业产业振兴的又一代表。全县到目前桑园种植面积达5.13万亩,其中投产桑园3.2万亩。

2023年,凤冈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农民主力”的原则,紧盯种桑、管桑、养蚕、强企业、延补链五大重点,实现“从扩大面积向做实面积、从种好桑向管好桑、从会养蚕向养好蚕”三个转变,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转”字建基地——

从扩大面积向做实面积转变。通过逐丘逐块实地核实、现场测量等方式,全面摸清各镇街现有桑园面积,建立全面、清晰、准确的蚕农台账。充分利用残次林、退耕还桑、25度坡耕地和撂荒地等发展桑园,实现桑园面积稳中有增。

从种好桑向管好桑转变。通过开展示范桑园创建活动方式,每个镇街由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牵头领办示范点桑园,发挥示范点的引领作用。以冬管、肥水、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制定统一的蚕桑管护操作指南和考核标准,强化桑园管理,强化桑园管理,指导全县桑农开展剪枝、翻土、施肥等工作。

 

从会养蚕向养好蚕转变。依托省蚕科所技术力量,开展种桑养蚕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实用性,围绕小蚕共育、大蚕饲养、消毒防病等工作开展全覆盖的技术指导。截至目前,贵州省蚕科所派驻科特派员5人,开展技术指导次数300余次,培训1550余人次,县蚕桑办开展技术指导100余次。

突出“卖”字拓市场——

凤冈县按照优茧优价原则,由合作联社进行统一收购。2023年全县共订购蚕种五批次,合计16000张,较2022年增长58%。全年完成鲜蚕茧收购560吨,较2022年上升89%,蚕茧产值3200万元,较2022年上升131%。

围绕“谋”字促发展——

谋政策,全力对接乡村振兴局和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蚕桑产业发展。全年争取东西协作资金300万元,用于示范点建设、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鲜蚕茧物化补助及培训项目;争取社会化服务项目160万元,用于春冬季桑园病虫害防治;争取12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用于贵州凤冈县万发茧丝绸有限公司收购的鲜蚕茧物化补助。

谋效益,以种桑养蚕省力化为切入点,推广四龄下地、单轨式运输车、自动上蔟、自动下茧等省力节本养蚕技术降低蚕农投入成本。全县共有单轨式运输车10余套,小蚕共育示范点配套自动温控系统20个、建成桑树病虫害监测预报监测点3个,智能虫情测报灯1台、智能孢子捕捉器1台、远程监控3台;蚕房监测监控设备18套,红外线外4G网络高清智能球机9台,省力节本系列养蚕技术在全县逐渐推广。

 

围绕“引”字强招商——

凤冈县着力延伸蚕桑产业链条,有针对性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外地客商和企业到凤冈投资蚕桑产业。截至目前,县领导带领蚕桑专班到安徽亳州盛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浙江嵊州陌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外出考察,签订总投资4000万元的《贵州省凤冈县中草药种植加工项目》合同,引进思南蚕桑附属品加工企业落地经开区。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