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山东往事:古青州织品 汇丝绸之路
 

山东往事:古青州织品 汇丝绸之路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1-05   |  阅读次数:739次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何处?近来,有关丝绸之路源头的探讨众说纷纭。日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十余位专家齐聚青州,探讨古青州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继首领位,铸九鼎,分九州。古青州是古九州之一,覆盖了山东含胶东半岛在内的大部分地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古代发达的丝织业,和这片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身女子而马首者——野蚕原桑的远古传说

  古青州是蚕桑业的重要发源地,追溯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古青州就有了桑蚕业发展的遗迹。

  1966年春天,在青州市苏埠屯发现的商代墓穴中,出土了几件晶莹剔透的玉蚕。这些玉蚕形态逼真,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它们的形体像是被缫过丝的蚕蛹。

  无独有偶,1985年5月,在山东济阳刘台西周墓穴中也出土了一批玉蚕。这批大小不一的玉蚕分布在墓主的周围,共计22件。

  在远古传说中,有关蚕的故事发生地也都在山东。这些传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的《蚕赋》里,称蚕是“身女子而马首者”。

  晋代干宝所编《搜神记》中,这个传说更为完整:太古时候,黄河岸边一户人家,父亲出门在外,家里只有一个小女儿和一匹牡马。小姑娘思父心切,就对马开玩笑说:“你若能将我的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奇迹出现了,马挣断绳索,从千里之外将父亲迎接回来。父亲回来后听闻此事,观察到马的情绪反常,便将马射死,将马皮剥下放在院子里晾晒。当小女儿从边上经过时,马皮忽然从地上跳起来,裹着小姑娘飞走了。后来人们在一棵桑树上发现了全身包裹着马皮的小姑娘,她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蚕。身体修长白晰,头似马,吐丝做茧,后来被尊奉为蚕神。

  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统治下的古青州所在地,大力鼓励发展桑蚕业。管仲曾建议齐桓公提倡农桑,百姓当中有熟悉蚕桑技术,能防治蚕病的,政府应采纳他们的意见,并给予黄金一斤或粮食八百的物质奖励。此外,齐国统治者还在春天给予桑农贷款,以补充桑农生产资金的不足。为提倡种植桑树,甚至要求百姓在住宅四周,只准种植桑树,以促进养蚕业。如果种植其他树木,则以妨害养蚕为由加以禁止。

由于齐国政府对丝织业高度重视,桑树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家庭桑园的出现,使齐国成为最早的丝织业中心。齐景公时,“衣黼黻,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晏子春秋·谏下》)“黼黻”,是指的华丽高贵的五彩衣服。《国语·齐语》载:“昔吾先君襄公……食必梁肉,衣必文绣。”“文绣”,即刺绣异彩花纹的丝织品或衣服。两种精美织品反映了当时齐国丝织业的发达。

 

  绮绣,冰纨,吹絮纶——三服官织品走丝路

  众所周知,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当时大批丝绸汇聚长安,或赏赐群臣,或馈赠来使,或贩卖异域。这些丝绸从何而来?有专家指出,在汉代,古青州所出产的织品是长安丝绸的重要来源。

  据《汉书》记载:在汉代,最重要的丝绸产地有三处:东西织室、三服官和襄邑服官。其中,“三服官”为皇室提供大量的丝织品,花费最为巨大,每年耗费数亿钱,出产丝绸也最为精美。据考证,汉代三服官就设在距今青州城西三十里之遥的齐都临淄。

  “春献冠帻縦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是以为春、夏、冬“三服”。西汉三服官所产织物精美奢华,其中,“绮绣”中的“绮,织素为文”,就是素地织纹起花的丝织物;“绣,刺彩为文”,就是彩色丝线在丝织物上刺织出各种图案或文字。此外,还有“冰纨”,是指细致、鲜洁、纯白的丝织品;“方空縠”是指花纹方空,纱薄如空的丝织品;“吹絮纶”是指轻薄似絮,细致轻柔的丝织品。

为了加大丝绸的供给,汉王朝在扶植青州丝绸业发展的同时,向青州地区修建了一条比较快捷的通道。事实上,这条通道在秦始皇时已经开始修建了。这是一条由咸阳出发,直达燕齐的驰道,成为一条主要的干道。据史料记载,产自三服官的精美丝织品,全部运往京城长安,除汉皇室自己使用外,另外一部分则走上了始于长安的丝绸之路。在甘肃武磨咀子,曾出土一幅漆纚冠,被认定是临淄齐三服官的产品,这是官方手工业品出现在丝路上的代表。

 

  卢舍那佛袈裟上的胡人——商贾云集五胡多

  公元301年,经由丝绸之路运达亚历山大或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几乎与黄金等价。到查士丁尼(公元527年—565年,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时代,等重量的丝绸价格要比黄金高出十几倍。这一时期西方使节与商人争相逐利,源源不断地来华朝贡和买卖。据史料记载,北朝时,波斯、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温盘陀等西方国家都派使节通好,以得到青州地区所产的丝绸。

  1971年青州城南3公里处,傅家大队在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一座石室墓,出土了九件线刻画像石,有力地证明了当时青州地区的丝绸贸易。

  九件线刻画像石,刻画了墓主人生前经营丝绸贸易的场面。其中有商旅驼运图、商贸洽谈图、出行图、象戏图等等,再现了当时墓主人经营丝绸贸易的生活片断。

  如“商旅驼运图”,天上高飞着双雁,其下一匹带鞍前行的骏马,再下是一匹背负着层层叠叠丝绸的骆驼。骆驼的峰鞍上还系着长途跋涉时用的水壶,骆驼张嘴昂首,听从于前行的胡人之后。胡人短发卷曲,高高的鼻子,脚穿长靴,腰系香囊。

  “商贸洽谈图”画面中有三个人物,其一为“主人”端坐束腰圆凳(为北齐时物)之上,“头戴上翘折巾式冠”。左手举杯状物,右腿盘于左膝之上,悠然地与客人对谈。而与“主人”相对站立着的“客人”,深目勾鼻,头发卷曲,姿态谦卑,从形体和服饰上判断,无疑是从西域而来的客商。

  在九方画像石中,有五方刻画着胡人的形象。这足以说明青州地区在北齐时,与西域有着广泛的商贸往来,其中丝绸贸易占着主导地位。这九方北齐画像石年代确定为“武平四年”(公元573年),画面人物的服饰都与北齐时代的特征相吻合。

  1976年在青州博物馆南邻发掘清理出土的一批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刻佛像中,有一件北齐鎏金卢舍那彩绘佛像(残,只保留肢体主干)十分珍贵。这件佛像身披彩绘袈裟,异常精美。在卢舍那佛像右肩界格之空缘内,绘有三个胡人像。左侧胡人侧面而立,头发束于脑后,高鼻突起,两眼凝视;中间胡人满面髯须,眉扬鼻钩,身穿大袍,腰间束带,足蹬宝靴;右侧胡人面向内,头戴尖顶皮帽,身穿交敛窄袖长袍,足也穿靴,状作沉思。这是胡人在青州出现的又一例证。青州当时为北齐重镇,常会有中亚西域的胡人来往。

  这些珍贵文物证明,古青州在南北朝时期与西域贸易往来密切,因此有专家提出,古青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这种贸易往来密切的局面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山东地区丝织产品一直以名贵著称,唐代诗人李白曾赋诗:“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由此可见一斑。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