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四川珙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目标发种24万盒
 

四川珙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目标发种24万盒

来源:珙县新闻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3-05-17   |  阅读次数:250次

这些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财经频道聚焦我县蚕桑产业发展,专题来我县采访,展现蚕农通过走特色产业发展路子,用双手挣出美好新生活的故事。

 

 

珙县是国家级蚕桑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有“中国蚕桑之乡”的称号,“珙县蚕茧”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珙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也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当前,正值我县第一批春蚕上簇,央视记者来到孝儿镇宝山村,详细了解春蚕养殖情况。

 

刚走进村里,漫山遍野的桑树就映入眼帘,棵棵枝繁叶茂。在工厂化室外养蚕大棚车间里,春蚕正在上簇结茧,蚕农们把方格簇整齐悬挂到蚕架上,一片繁忙的景象。

 

孝儿镇宝山村蚕农何贤兵说:“今年春蚕第一批我养了7盒蚕种,可能收得到400多公斤蚕茧,如果价钱好的话,能卖2万多元钱。”

据了解,2022年,我县桑园面积达22.93万亩,产茧1.16万吨,蚕农售茧收入5.87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27.94亿元,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县蚕桑产业工作专班常务副主任代家权表示,今年的目标任务将实现发种24万盒,产茧1.2万吨,蚕农的收益将达到6亿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春茧形势很好,价格可以达到55元一公斤,发种已经达到92000盒,蚕农可以实现收益2.5亿元,将为珙县今年实现春蚕开门红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生产、加工、经营”三大体系,坚持高标准建设基地,高水平发展加工,多渠道开发资源,智能化科技提升“接二连三”发展路径,全力助推蚕桑产业质效提升,逐步形成了“一产优、二产强、三产特”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新格局,让蚕桑产业带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强县产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