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重庆黔江:产业振兴谋发展 多元套种促增收
 

重庆黔江:产业振兴谋发展 多元套种促增收

来源:武陵都市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3-02-20   |  阅读次数:358次


何红碧在基地务工

张孝学(右一)指导村民修剪桑枝

  “我原来是在彭水种药材的,十多天前才通过招商引资在这接管了500多亩的蚕桑基地。”近日,来自彭水县龙溪乡的张孝学在黔江区沙坝镇木良村2组(木莲山)开始发展蚕桑养殖,探索产业多元套种新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引来“金凤凰”

“老张,听说你今年种植药材,套种水果玉米获得了成功呀!”

“今年试种,收益大概在50万元。”

“我们村集体有近500亩蚕桑,你看是否也可以采用多元套种的模式,为老百姓创收呢?”

“那我来看看嘛!”

这是10天前沙坝镇木良村党支部书记张友顺和张孝学的对话。木良村和龙溪乡相邻,张孝学也是产业发展大户,两人认识多年。

张孝学原本在彭水县龙溪乡种植黄精、百部等中药材,但因中药材成熟周期长,张孝学便探索出,因地制宜,利用药材空档期套种水果玉米、青菜头、豌豆等农作物,促进增收。2022年便获得收益50余万元。

说干就干,张孝学和张友顺约定时间见面,实地考察。当张孝学实地考察后,觉得大有可为,也想尝试一下,便签下了合约。

探索新模式

2月16日上午,记者在蚕桑基地看到,数百棵桑树牢牢地扎根于乡土之间,53岁的张孝学正在其中指导村民们给桑树修枝定杆。

据张孝学介绍,现在是蚕桑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签下合约第一天开工。

“等蚕桑春管结束后,我们会立即种上黄精、百部等药材,后面也会根据植物生长周期种植青菜头、水果玉米这些。”张孝学告诉记者,他是采用的宁夏多元套种模式,宁夏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自己也很有信心。

“我们采用多元套种模式,并不是随意套种,必须要因地制宜,气候、土壤、温度、海拔都会影响到我们选择套种的品种,并不是盲目发展。”张孝学说。

农民得实惠

据张孝学介绍,他们依然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民可享受每亩150元-250元不等的土地租金,同时可以在基地务工创收,村民还可以和合作社合作种植,共同增收致富。

据前来务工的村民介绍,他们上班每天有80元的工资,工资按月结,每天还包一餐。村民何红碧谈到,她家里有两位老人,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了,为了照顾老人,两人都没有外出务工,丈夫则养了几头牛,自己选择到基地务工,既增加了收入,减轻了丈夫的负担,同时也方便她照顾家人。

经过了解,记者发现张孝学的蚕桑基地不仅为木良村本地的村民带来了收入,也为几位来自彭水县的村民提供了工作,焦连双便是其中一个。“我也是彭水龙溪人,在彭水那边就长期跟着张孝学干活,这次也是跟着他来这边。”焦连双一边说,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桑剪。

对于蚕桑基地未来的发展,张孝学表示,希望自己的蚕桑多元套种模式取得成功,为木良村和村民带来好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带着两地村民一起发展,一起致富!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