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科技支农 共创广西忻城“新丝路”
 

科技支农 共创广西忻城“新丝路”

来源:新快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3-01-04   |  阅读次数:176次

     “桑园基地离家近,在这务工除了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庭。”近日,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古房村桑园示范基地里,正在除草的村民罗金玉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在打造三江口(忻城)茧丝绸粤桂产业园的基础上,忻城县通过粤桂协作机制与同益新公司探索深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的“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农技部门”专家技术团队,为当地培育了一支新型桑蚕乡村人才队伍,推动了当地桑蚕业的高质量发展。

  打造粤桂协作产业园,实现四方共赢

       忻城是全国第二大县级桑蚕基地,县内拥有26万亩桑园并连接周边县市50万亩桑园,被誉为“桑蚕之乡”。

       近年来,在粤桂协作机制引导、支持下,忻城县以打造忻城蚕桑全产业链模式为思路,引进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有限公司与忻城县产投集团和广西绿宝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广西同益国丝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三江口(忻城)茧丝绸粤桂协作产业园,开启了广西忻城桑蚕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企业、社会、农户和两地政府的四方共赢。

  专家加持,培育新型桑蚕乡村人才

       在投入广东帮扶资金4526万元打造三江口(忻城)茧丝绸粤桂产业园的基础上,忻城县通过粤桂协作机制与同益新公司探索深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引进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持续推进现代桑园建设和培育新型乡村人才,对红渡镇的桑树种植进行“把脉开方”,并在红渡镇古房村开展200亩的桑园土壤改良试验,打造现代蚕桑种植土壤改良培肥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立“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农技部门”专家技术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建立“栽植模式、桑品种、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蚕种养型标准”的“十个统一”,提高桑园培育种植管理技术,培育一支新型桑蚕乡村人才队伍,持续深入发挥产业种养的引领作用。

       科技特派员项目6月份实施以来,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5位专家深入忻城县红渡镇古房村、渡江村、马蹄村以及西江村等地,现场调查蚕桑生长环境,土壤特点、周边灌排水、地形地貌等情况,开展土壤样品采集和野外调查工作,收集分析红渡镇成土母质、地貌类型、降水、日照、温度、蚕桑种植现状和施肥习惯等自然条件和桑田管理现状资料。

      10月份,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忻城县红渡镇古房村桑园基地里蚕农开展桑树剪枝、刷白、松土、清理杂草,一派农忙的喜人景象。时下,红渡镇古房村200亩桑园示范基地正吐绽新叶,呈现一派致富增收喜庆景象。

  开辟新“丝绸之路”,辐射带动当地更多农户致富

       接下来,项目将开展不同施肥量、有机无机替代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技术试验,对蚕桑植物生理指标、土壤指标监测,对相应技术进行示范。下一步,两地将进一步深化粤桂协作机制,以三江口(忻城)茧丝绸粤桂协作产业园为载体,通过强技术、拓产品、延链条,不断推动蚕桑产业升级发展。借助广东力量,为忻城培育蚕桑沃土,辐射带动当地更多的农户通过种桑养蚕增收致富,开辟忻城新“丝绸之路”。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