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那坡县百合乡那乐村群众趁最后的晴暖天气忙着养蚕。那坡高温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合桑树生长和桑蚕繁殖。10月13日,养殖户杨文献说:“我们村一年有10个月能养蚕,能养13批以上。”今年,他家种有14亩桑园,每批蚕能赚4000多元,仅此一项就给家里带来近6万元纯收入。
“种桑养蚕见效快、收益高,群众积极性很高,村里十户中有八户养蚕。”村党支部书记周彩艳说。目前,那乐村共有桑园面积2286亩,预计今年销售鲜茧19万公斤,蚕农户均收入达3.5万元以上。
那乐村种桑养蚕增收是那坡县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缩影。该县抓住“东桑西移”机遇,将桑蚕产业打造成重要的民生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桑园种植面积10.9万亩,桑蚕产业覆盖127个村5000多户,年产值达2.9亿元。
为了降低群众种桑养蚕风险,那坡县大力推广统一桑园管理、统一蚕种订购、实施小蚕共育、统一饲养技术、建设标准化集中大蚕房等新模式、新技术。在那乐村小蚕共育基地,工人们熟练地将新鲜无水桑叶剪细,然后给刚孵化出的蚕蚁喂食。技术人员介绍,共育室提供给蚕农的四龄蚕,饲养12天至14天就可以销售蚕茧,比三龄蚕减少了3—4天的饲育时间,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桑叶,蚕的成活率和上蔟率均有极大的提升。
“有公司保价回收,大家都放心养。”养蚕户杨金鲜说。那坡县引进和培育了高山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和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2家龙头,让蚕农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